<form id="zrfd3"><span id="zrfd3"></span></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address id="zrfd3"><nobr id="zrfd3"><progress id="zrfd3"></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江山文學網-原創小說-優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淡泊寧靜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寧靜·思】萊蕪記憶(散文)

          精品 【寧靜·思】萊蕪記憶(散文)


          作者:北方雪飄飄 舉人,4289.9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51發表時間:2023-10-17 19:40:45
          摘要:然,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曾經熟悉的地方也一樣,人畢竟都是有感情的,念舊的。在我心里,不管咋變,萊蕪還是舊時記憶里的那個萊蕪,曾獨一無二的存在過。那里從前和現在,都有我的眾多親人、親戚,那些留下的舊時影像,故人們的影子,在過去的時空里與老城同在,永駐我心間。

          歲月無痕,四季交替。曾經,爸爸和媽媽,從泰安我家出發,由西向東,順著萊泰公路,行進一百多里路,去萊蕪我姥娘家走親戚,不知走過多少趟。萊蕪,我記憶里的摯愛之地,其鐘情程度僅次于我的故鄉泰安。
            
             一
             萊蕪之名,源于西漢時設置的萊蕪縣,因治所位置設在淄水流域的萊蕪谷,由此得名萊蕪。萊蕪別名鳳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用兵之地,在歷史上頗負盛名。
             萊蕪地處山東省中部,位于泰山以東。其北鄰章丘,東臨淄博,南臨新泰,西鄰岱岳。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古以來,兵家必爭。春秋時,就曾在萊蕪發生過赫赫有名的“長勺之戰?!?br />   記得上初中時,有篇古文《曹劌論戰》還記憶猶新,當時要求必須背誦,文中寫道: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br />   此文寫得就是春秋時代,公元前684年,齊國與魯國,發生在長勺(今萊蕪)的一場戰爭。弱小的魯國,在此次戰役中,意外戰勝了強大的齊國,取得勝利,成為歷史上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獨特的萊蕪之名,讓我產生了一種錯覺,就好似“來無”,即:對于來犯之敵,有來無回!
             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偉大領袖毛主席,曾高度評價過“長勺之戰”的戰法。評價說,戰爭中魯國“采取了敵疲我打的方針,打敗了齊軍,造成中國戰爭史中,弱軍戰勝強軍的有名戰例?!?br />   戰役中使用的“后發制人”策略,從那一舉聞名于世。我們熟知的成語“一鼓作氣”,就是從此流傳開來,寓意著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一鼓作氣,保持高度的熱情,借力、借勢,把事情做好,不可拖延。曾經的長勺,后來的萊蕪,一座孤勇之城,一戰成名之地。
             不僅僅在古代,現代解放戰爭時期,也有輝煌的戰例,在萊蕪發生。陳毅領導的華東野戰軍,曾在萊蕪發動著名的“萊蕪戰役?!?br />   那時我媽媽已經記事,她給我講過一些戰時情景。那是發生在1947年2月的一次大規模戰役,戰斗激戰了3個晝夜,解放軍全殲國民黨軍5.6萬人,收復大片失地。從此,魯中、膠東、渤海的解放區連成了片。
             媽媽說,打仗時硝煙彌漫,炮火連天,非常慘烈。我姥娘家在萊蕪城西,姥爺和舅舅他們那些男丁,為躲避國民黨的迫害,之前就逃反到了泰安,家中只剩幾個女人。她們躲在床鋪擋頭底下,嚇得瑟瑟發抖。密集的子彈在屋門外,窗戶上來回飛,窗戶欞子都被打斷。戰場上落滿了子彈殼,焦土發黑,場面慘烈。
             為紀念此次著名戰役,后來建了規模宏大的、萊蕪戰役紀念館,讓后世子孫們永遠記住,先輩們的光榮歷史,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得之不易的勝利成果。萊蕪,一座英雄之城,光榮之城,勇敢之城,倍加榮光。
             萊蕪還出過不少名人,其中最熟知的莫過于,當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吳伯簫先生,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曾遭受過迫害。文革結束后,擔任過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寫作》主編,中國寫作研究會會長等職,當選過全國文聯理事。像他的代表作品《北極星》《潞安風物》《菜園小記》《記一輛紡車》《忘年》等,大家都耳熟能詳。
             萊蕪雖不算大,但在歷史上卻聲名大噪,并非籍籍無名之地。那里是我的姥爺、姥娘,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有我很多的親人,是我媽媽從小到大生活過的娘家。因為這些人,愛上這座城。其實,愛上萊蕪,何須理由。
             四年多以前,國務院撤銷了這座地級市,將她劃歸濟南,設立濟南市萊蕪區和鋼城區,變成省會城市,從此再無舊萊蕪市之稱。不知怎的,我卻有點悵然若失之感,莫名的思緒紛飛。過去的萊蕪,依然在我腦海里,承載著兒時和后來的不少記憶,令我懷想不已。
            
             二
             小時候,大概我剛剛記事,印象中曾經跟著大人,從位于泰安的我家,坐火車去過萊蕪,看望居住在那里的姥爺和姥娘,一眾親戚人等。
             記憶中的火車很大,車廂里寬敞,因為那時人小,所以看什么都大。對排面對面坐在木椅上,窗外則是移動的畫面。大樹、房子、土地,都倒著后退,讓我非常好奇。第一次坐在火車上出門,觀看外面的世界,覺得啥都新鮮。
             記憶里,似乎就在大路邊上,須上一點有坡度的坎,再往里一直走,不遠就是姥娘家。房子不大,分內間和外間。院子右邊,有間小廚房。院子可不小,有塊菜地,種著各種蔬菜。舅舅在地里搭起木架子,上面掛著頂花帶刺的秋黃瓜。院子里長著一些高大的樹木,以及幾株不高的花椒樹,結滿紅花椒圓粒。一顆顆,一串串,一簇簇,密密麻麻,擁擁擠擠。這就是小小的我,印象中姥娘家的大概記憶。
             我人太小,對姥爺姥娘沒啥特別清晰的印象,記憶很模糊,唯有從媽媽那里,才能了解到一些他們的事情。只是還能隱隱記得,姥爺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老愛皺眉頭。姥爺是吃過苦頭的人,舊社會時,他原本在萊蕪城里的油坊,做賬房先生。他算盤打得溜,號稱“金算子”,為人老實本分,勤懇敬業。
             后來日本鬼子進了萊蕪城,因為漢奸使壞告密,把我姥爺吊在樹上毒打。他們讓姥爺交代出他的妹夫、一位八路軍武工隊長的去向,我姥爺說不知道,結果差點就被打死,后來總算才撿回了一條命。日本鬼子走了,國民黨軍隊來了也一樣,作為八路軍的親屬,總歸受牽連。為了保命,姥娘總讓姥爺出去到處躲避,在外逃反不回家。
             姥爺歷經滄桑,奔波流離,飽受有家難回之苦,便逐漸養成了愛嘆氣的習慣。說話或者不說話時,總愛發出“唉……”的長長嘆息,唉聲嘆氣。我媽媽是姥爺最小的女兒,媽媽后來和爸爸結婚后,陸續有了我們四個孩子。姥爺總是擔心著我媽媽,覺得她拉扯著孩子們,都還那么小,什么時候才熬出頭,孩子們什么時候能養大。替我媽媽發著愁,操著心,始終放心不下。
             姥爺的擔心不幸應驗,我十歲那年,年紀輕輕的爸爸,不幸因公去世,從此留下一個柔弱的女人和四個幼小的孩子,媽媽更加孤獨無助。得知我爸爸去世的消息后,當時正在病中的姥爺,急火攻心加重病情,沒兩天也走了,永遠離開了他最牽掛的小女兒。
             姥爺去世后燒五七,我跟著媽媽去萊蕪看姥娘時,她已經認不得人,在房子外間的床上癱著,再也站立不起來。她完全不認識我們,除了發出“啊啊啊”的聲音,眼神迷茫,混濁游離。曾經精明能干、好勝要強的一方能人,姥娘那時卻如同嬰孩般的狀態,軟弱無力,需要別人照顧。
             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見她,也是僅有的記憶,可她不知道我是誰,連我媽媽、她的小女兒都不認識。爸爸去世后,接著我就離開了泰安,離開了萊蕪,離開了親人,離開了故鄉,離開了農村,離開了山東,一去幾千里,再也沒有見過姥娘。
            
             三
             兒時,自從泰安到萊蕪之間,修好了連通的路,我們再去萊蕪,便不再坐火車,改成坐汽車。兩地之間,修起的是萊泰公路,只須一條線,順著公路就能到達。
             不記得我有多大,有一年,不知為什么,也許是媽媽農忙,顧不過來,她把我送到萊蕪,在我大姨家里暫住。記不清楚當時的情況,好像只有我一個人在大姨家,沒有我姐姐和弟弟同在。
             我和大姨家的幾個表姐們,睡在一張大坑上,那時候的床就是土炕。剛開始還挺新鮮,和姐姐們做伴,一起睡,一起吃,一起玩,很開心。姐姐們都對我很好,我比她們歲數小不少,她們很愛護我。不知呆了多久,我開始想家,想媽媽,哭鬧著要走,想回家找媽媽去,便自己順著公路,沿著路邊往西走。
             小小的我許是知道,那是一條通往回家的路,只要一直走下去,就能走到我的家。其實,兩地之間有一百多里路,我是不可能走回去的。至于具體怎么走的,走了多遠,情況如何,一概記不得。只是后來,得知消息的大姨,心急如焚的追了一路,攆上我,把我又給抱了回去。
             大姨是這輩子、我所見的人里面,最善良、心最好的好人,她對我媽媽有救命之恩。解放前,我媽媽還很小時,趕上日本鬼子進萊蕪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姥娘一家人被迫逃反,大家都往萊蕪周邊的大山里跑,躲避鬼子。途中,因媽媽太小需要人抱,成了累贅。當時的老輩人為了大家活命,決定忍痛扔掉我媽,這個多余的負擔。
             心地最善良的大姨,她比我媽大到隔一代,她堅決反對扔掉妹妹。后來她自己不顧一切,冒著危險,重新又跑回去,把扔掉的媽媽又給撿了回來!那以后逃反的路上,一直都是大姨抱著我媽跑。大姨救了媽媽的性命,否則,也不會有今天的媽媽和我們的存在。
             多么有情有義的人兒,心地善良的大姨,是我最愛戴的人,她救過我媽,也找回過我。我的腦海里,似乎還能依稀記起她的模樣,慈眉善目,親切溫和。也好像還能感受的到,她抱著我時的感覺,就像在自己的親媽媽懷抱里一樣,那般踏實,安心,溫暖。
             雖然大姨后來和我爸爸一樣,都不幸早逝,但我會永遠記著她。她和我爸爸一樣,都是最好的人,讓我永遠懷念。有的人就是這樣,雖早已不在人世,卻永遠活在后人的心中!姥爺、姥娘、爸爸、大姨,在我心里,他們通通都是這樣的好人,都是我此生最敬重的人,他們永遠活在我心里,從未遠離!
             關于大姨父,見面不多。我媽說,他是舊社會穿長衫的體面先生,在萊蕪城里見多識廣,懂得很多。有一次又去萊蕪,見著他,他跟我聊天,不記得我都說了些什么,似乎是跟歷史知識有關。只記得他聽后感到很驚奇,對我這個小女孩子刮目相看,在我媽媽面前夸我,說我小小年紀懂得多,似乎很欣賞我的樣子。其實上小學時,我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年年三好生,家里的墻上,貼滿了我獲得的各種獎狀,能得到大姨父的夸獎,自然很開心。
             在舅舅家,舅媽對我們幾個孩子也很好,我們那里喊舅媽為“妗子”。她臉色紅潤,滿臉笑容,每次見到我們,就熱情周到的詢問:“外甥女啊,你饑困不?(餓不餓)”“你哈哈不?(渴不渴喝不喝水)”熱情的很,讓人如沐春風。
             這些老舊往事,影像畫面,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故人的音容笑貌,依然都在我腦海里存留著。萊蕪,有著讓我難以忘記的舊事,舊人,舊情,舊景,影影綽綽,揮之不去。
            
             四
             自古以來,“一江春水向東流”,大江大河都是東流而去,奔向茫茫海洋??墒?,在齊魯大地上,卻有一條古老的神奇河流,與眾不同。她從東往西流,演繹了“汶水倒流”的天下奇觀,她就是大汶河,古稱汶水。一直以來,都被視為萊蕪的母親河,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就分布在周圍。
             其實在我國,西流的河流并不多,只有一條發源于阿爾泰山,西流注入北冰洋的額爾齊斯河,被稱為唯一西流的河。而古老的大汶河,就是西流的內陸河,滔滔東來,滾滾西去。她從東流經萊蕪,向西流過泰安,后與東平湖、微山湖匯合,蜿蜒流轉數百里后,匯入黃河。
             萊蕪就位于汶河的上游,“汶水西流”獨特的自然景觀,讓歷代文人墨客驚嘆不已,留下過不少的詩篇。李白在《丘城下寄杜甫》提及汶水:“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表達了詩人,思念友人的情思如滔滔汶水,浩浩蕩蕩向南流去,寄托著深情厚誼。
             《詩經.齊風》中也提到汶水:“汶水湯湯,行人彭彭;魯道有蕩,齊子翱翔。汶水滔滔,行人傭傭;魯道有蕩,齊子游遨?!焙芫靡郧?,就對汶河留有記載。
             清·姚鼐的《登泰山記》中也明明白白寫到:“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弊怨乓詠碓娖姸?,不勝枚舉。
             小時候愚昧無知,記得在泰安老家住時,就有一條非常寬闊的大河,阻斷了從萊蕪通往泰安城的必經之路,河上架起的大橋,才把兩地相連。當時不清楚,后來才想到,原來那就是大汶河啊,其實我在有名的大汶河附近,生活過多年,卻不自知。
             想起夏天里,我曾經順著公路,背著媽媽,和小伙伴一起,偷跑到河里玩水,沖涼,結果被嗆過幾口水,差點淹著。而我的爸爸,也在這同一條河,于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從橋上差點掉下河去,再也回不了家。幸虧有大汶河護佑我們父女倆,有驚無險,都沒出大事。母親河自然會保護、她的兒女們周全,不受傷害,規避危險。
             在汶河上游,萊蕪我姥娘家,我們常和舅舅家表哥的兒子們,還有大姨家表哥的兒子們,一起去往河邊玩。按說我們跟表哥們同屬一個輩分,可他們卻都是成年人,且都有了孩子,而我們卻還都是孩子。表哥們的孩子和我們年紀反而相差不太大,甚至我的小弟弟,還沒有舅舅家大表哥的女兒大??伤麄兌嫉煤拔覀儽砉?、表叔,因我們輩分大,我們輩分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媽媽輩分大。她是姥娘家最小的女兒,她跟她的哥哥、即我的舅舅年齡差別很大,跟她大姐即我的大姨,差了一代人。

          共 7786 字 2 頁 首頁12
          轉到
          【編者按】“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唐大詩人李白的一首《丘城下寄杜甫》提及汶水的五律,堪稱作者寄情故土山東、心系萊蕪的極佳寫照,殊令人浮想聯翩,心意難平。大作六個部分,由首節幼時隨爸媽去萊蕪姥姥家的文字領起,一言以蔽,一脈相承,記敘了魂牽夢繞的山東故土的一生,讀來不勝唏噓,感人至深。萊蕪記憶,寫盡了兒時家鄉泰安-萊蕪間千絲萬縷的血脈聯系,快樂的童年時光、一件件難忘往事,承載著對家人親戚的無盡思念,寄寓著化不開理還亂的濃濃親情、鄉愁。鄉愁乃人類思想感情的永恒范疇,文學藝術創作的永恒范疇。而這里的鄉愁又發生在大義山東、歷史名城萊蕪,這里地靈人杰,英雄輩出,是山東人永恒的驕傲?!揪庉嫞汗罍臁俊窘骄庉嫴?精品推薦202310190003】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郭永滌        2023-10-17 19:42:48
            又讀慧作,問先生近好。
          副高職稱,著述多部。
          回復1 樓        文友:北方雪飄飄        2023-10-17 20:18:24
            很開心再次看到老師給我編按,老師辛苦啦!晚輩拜謝老師。老師的學問高深,多謝老師對拙作小文的指點,不勝欣喜,以后望老師繼續不吝賜教!祝福老師安康。
          2 樓        文友:北方雪飄飄        2023-10-17 20:15:40
            非常感謝郭老師編輯拙作,時隔已久,再次看到郭老師的編按,真的太開心了。老師辛苦,久違了!晚輩拜謝老師。老師的編按總是這樣精準,看編按勝過小文,老師博學多才,學富五車,一直都讓我敬仰。小文粗劣,蒙老師高看,不勝歡喜。祝福老師秋安,平安喜樂。
          潔白的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又悄無聲息地化了……
          3 樓        文友:未初        2023-10-17 20:42:32
            洋洋灑灑,娓娓道來。由遠及近,歷史要地,人文情懷,記憶與現實,遠古與切近。記憶里是滿滿的情懷。拜讀,學習。
          回復3 樓        文友:北方雪飄飄        2023-10-17 20:50:59
            感謝未初老師來訪,關注拙作小文,留言點評,給予認可肯定。拙作小文粗糙,見笑。一些關于姥娘家的舊事,一直在心頭,不吐不快。幸得老師高看,感謝老師鼓勵。祝您秋安。
          4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3-10-17 21:03:02
            萊蕪不大,但歷史厚重。作者洋洋灑灑地將古代歷史、現代故事、親情牽掛融為一體,敘事之中抒發情懷。汶水西流還是第一次聽說,長見識了,我在濯水遇見的阿蓬江也是從東向西流的。好文,拜讀,學習。
          一本正經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回復4 樓        文友:北方雪飄飄        2023-10-17 21:21:32
            感謝小豬她爸老師關注拙作小文,留言點評,給予認可肯定。萊蕪是我姥娘家,現在成了濟南的區,但我的心里,一直留有過去的舊事影記,想記錄下來。著名的大汶河文化挺有名的,我只寫了我熟悉的部分。汶河它從東西流幾百里后注入黃河,確實是少見的西流河。謝謝老師鼓勵!祝旅途愉快!平安。
          5 樓        文友:林火杉        2023-10-18 14:32:59
            有歷史、有人文、有鄉愁、有真情,好文!佩服雪飄飄老師才思泉涌,佳作連連!
          時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詩如夢,已忘卻花香隔年。
          回復5 樓        文友:北方雪飄飄        2023-10-18 14:39:11
            感謝林總編來訪,關注拙作小文,留言點評,給予認可肯定。萊蕪是我姥娘家,一直在心里有些舊影像,記錄下來,以作留念。謝謝林總鼓勵支持!也祝你佳作頻傳。問好秋安。
          6 樓        文友:浩渺若塵        2023-10-18 14:41:33
             佳作欣賞,已向精品審核組申報!
          浩渺若塵
          回復6 樓        文友:北方雪飄飄        2023-10-18 14:45:19
            感謝社團厚愛,鼓勵支持!
          7 樓        文友:開心的秋蟬        2023-10-19 10:48:12
            兒時的記憶,總是牽動著歲月,無法說再見。
          回復7 樓        文友:北方雪飄飄        2023-10-19 10:52:36
            感謝開心的秋蟬老師來訪,關注拙作,留言點評。老師說的是,舊萊蕪之名雖然已經不存在,變身省會城市濟南的一部分,但卻永遠留在我的心里。謝謝老師鼓勵支持!祝好。
          共 7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 亚洲婷婷开心色四房播播|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四虎2021|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form id="zrfd3"><span id="zrfd3"></span></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address id="zrfd3"><nobr id="zrfd3"><progress id="zrfd3"></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