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zrfd3"><span id="zrfd3"></span></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address id="zrfd3"><nobr id="zrfd3"><progress id="zrfd3"></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江山文學網-原創小說-優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文璞書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跳農門(散文)

          精品 【文璞】跳農門(散文)


          作者:足行兩行淚 秀才,2935.2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95發表時間:2023-10-16 12:41:25


             “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在我的家鄉——四川北部一個偏僻的農村,被傳得神乎其神,已是家喻戶曉。
             為什么有如此的“熱度”,歸根結底是龍門難跳,但一旦跳過去了,魚就變成龍,徹底地脫胎換骨了。這個吉祥的寓意,不能不讓人們躍躍欲試。
             小時候,奶奶常給我講這個故事,我也特別想聽。她說,古代有一條聰明的鯉魚,生長在大黃河里。但它不甘于平凡,不想像它的同類們那樣,一輩子都只在個小地方游來蕩去的。而它天天生活的那個小地方,水的顏色是黃的,還有一股嗆人的泥腥味……有天,它忽然得到了一個消息,說它們是可以通過努力離開那里的。但風險極高,一旦跳將過去了,就有可能由魚變成龍了;可一旦跳不過去,就要因此丟掉卿卿小命。因為就在它們生活的那個圈子外面,有一道窄窄的“龍門”,根本不可能有跳過去的機會,也從沒任何魚類跳過去。盡管如此,它還是想試一試。最后的結果,那條勇敢的鯉魚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成功了。它也因此變成了一條騰云駕霧的飛龍……
             我聽得入了謎。在我心中,它十分有趣——有趣在于它的質變。也就是說什么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關鍵得看你的決心如何、付出了多少。
             奶奶死去的那晚,她回光返照地用右手的力量,給我做出了個跳躍的手勢,很快我就明白了她那手勢所要表達的意思。她心滿意足地合上了雙眼,我“哇”地一聲哭倒在了她的床前……
             從此以后,我就永遠記下了這個故事,直到今天也沒敢忘記。
            
             二
             “土門村”是我祖先居住的地方,自從他們來到那里后,他們就把根永久地扎進那里。
             據說,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們,都是世代單傳,所幸這“根”一直沒斷過——根都傳承了下來,留在了土門村。有這“得天獨厚”的條件作擔保,我的根自然也落在了那里。只是到了我這一輩人,我們的脈系擴展了,變成了雖有我這根獨苗兒,卻又有四個小妹的輔佐。單從我們家的人口數量看,五個孩子、再加父母及奶奶,一共八口人。
             家家戶戶都有著一大家子人,是那個時代的特色。那個時代還有一大特色,貧窮落后是其主基調。
             我們那個村座落于大山深處,群山合圍,房屋依山而建。真實的情況是,山不成其為山。不長“毛”的禿山,不出燒柴;良田也不成其為良田。按理說世代都在耕種的土地,早已將生土變成了熟土,它們是能培育出糊口的糧食來的,人們卻常常遭遇吃不飽、穿不暖的窘境。
             躍出大山,告別農耕就自然成了那個時代的熱詞,也成了年輕人奮斗的方向。大人們更是心急火燎地天天祈盼,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都能送出去,將來別在農村混。那時在農村混,名聲差不說,連個好點的媳婦都“說”不上。我僅有的在校學習,是讀完小學又去讀了個初中,之后就是哪兒來、回哪兒去了。在那廣闊的天地里,干著“老高挖深”的行當?!袄细咄谏睢?,是課堂上老師們口里最時髦的一個詞語。那大概是他們在面對廣大農村子女遭受的困難時,所使用的一個警示語吧!
             在那僅有的八年學習時間內,顯然我是辜負了父母的殷切希望。但我要說,自從七歲入小學讀書起——還應該包括七歲之前,我能下地走穩路后,就體驗到了一定要跳出龍門去的堅定態度。一方面心里在想,另一方面行動上也在為之付出。連做夢都夢到了自己已經變成了住在高樓大廈里、不淋雨、不曬太陽、一月下來有穩定的工資拿、一月下來有供應糧作保證的美事。但現實卻在狠狠打著我的臉,我那不爭氣的表現,更是在狠狠抽打著父母的臉。
             初中畢業考中專,我“名落孫山”了——這也是那時所使用到的又一個“熱詞”。那個時候,為貧窮所設的熱詞真多??!
             有這記憶的人應該都還知道,農村孩子的出路只有讀書??梢坏┛疾黄饘W,就再無希望脫掉“農皮”可言了。當然,還有個微乎其微的出路,那就是當兵。當兵的出路只能是提干??稍谖覀兇箨犇酥凉?,一批又一批青年到了部隊,去的時候可以說是鑼鼓喧天,回來的時候卻又狼狽不堪,還不都是哪兒來、又回哪兒去嗎?
            
             三
             我讀初中時,在老師自由發揮的要求下寫過一篇作文。我的標題與內容,是寫“我”如饑似渴跳出農門的事。其間我把奶奶講到的那個鯉魚跳農門的故事加了進去,又輔以“我”這個青年人通過奮斗、終于走出了農村的事情。以今天的眼光看,那完全不像是在我那個年齡寫的一篇作文,倒像是經過生活磨難后,打磨出來的一篇虛構小說,它卻在老師那兒成了農村青年如何奮斗、終達目的的一個榜樣。在我們六十多人的班上,老師洋洋灑灑地宣讀了它。
             巧合的是,這篇作文所寫的內容,后來居然應驗到了我的身上。多年后,我成了個鯉魚跳龍門的受益者。
             八十年代初期,我在初中畢業兩年之后,榮幸地穿上了新軍裝,從土門山村那塊貧瘠的土地上,猶如一只“金鳳凰”飛進了城里。就像我初中畢業兩三個月之后,“順利”進入到代課教師行業,壓根兒就沒想過會在某天真正跳出龍門一樣,我應征入伍之后該是個啥情況呢,也是不得而知。
             這里我得補上一筆,初中考試一完,父母親就急著打聽我的考試情況。在他們心中,我身上是應該發生奇跡的,盡管他們也知道我的三年初中學習,是在一邊勞動——為解決家里八張嘴的吃飯問題出一份力,又是在一邊學習——只為完成一個簡單的識文斷字的任務,這樣一個無可奈何的環境中度過的。但我的成績一出來,也的確是真實地印證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最淺顯的道理。那晚的母親,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偷偷落淚,父親則長吁短嘆、一口飯也沒吃下……之后的新學期開學前,我突然被父親叫住,他告訴我開學以后,就可以到八九公里遠的山村去任代課老師了,聽得我喜出望外。據他講,代課老師每年都有通過考試、跳出農門去的機會,要我一定好好干……
             但我在那條戰線上也只干了兩年,就又遇到了另外一次機會——部隊征兵。在元壩農機站的簡易四合院里,十月天的川北,已是陰雨綿綿的冬季,身體體檢進入到了最后一天,這也是決定命運的最后時刻。父親一路相隨,我每檢查一個項目,他的目光中都透出鼓勵與擔心,直到全部檢查過關,他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來到部隊,我先從前線連隊一名站崗放哨的步兵,調到后方城市的師機關,成為了一名干著后勤工作的打字員。三年義務期滿后,留隊轉了志愿兵。
             直到這時,在我二十五歲年齡到來之際,依靠持之以恒的求索精神,我“鯉魚跳龍門”的夢想才得以實現。
            
             四
             每每與兒子閑談,都會談到我年輕時,迫于環境的壓力,不得不在很多方面,去做些鯉魚跳龍門的嘗試。只緣那時缺衣少食,條件太艱苦,包括我們的父輩,他們為了子女的未來忍饑挨餓、忍辱負重……當然,孩子還不會理解。我們的下代人對我們過往的一些事,盡管什么也不可能看到了,更無法去親身體會,但已經存在于歷史場合中的這些舊事,不應該不知道,更不應該淡忘……
             其實,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大凡用來激勵年輕人樹立理想,勇于追求。是一種關于立志的敘事,一種勵志的傳統文化。人生的奮斗史,就是一個個“跳龍門”的過程,只是這個過程常常非常艱難,沒有堅定的理想追求和頑強的意志毅力,永遠跳不過那道龍門,也只能永遠是一條普通的鯉魚。我之所以要不遺余力地提醒我的兒子,是因為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深刻認識到,苦與甜是一對冤家,又相輔相成,沒有苦、哪有甜。
             誰年輕時沒有過奮斗?
             孩子還是懂事的。沒有人甘愿做池塘里的鯉魚,成年人如此,年輕人也是這樣。我說的時候,兒子給我的印象仿佛滿不在乎。但我的話音剛落,他居然緊跟其后回應了這一句,令我頗感意外。
             我便開心地也應了他一句,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原創首發)

          共 3041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一篇回憶性的敘事散文?!磅庺~跳龍門”的故事,在作者的家鄉——四川北部一個偏僻的農村,被傳得神乎其神,已是家喻戶曉的事實了。年幼的“我”,從奶奶講的故事中知道了它的含義,它為什么有如此的“熱度”,歸根結底是龍門難跳,但一旦跳過去了,魚就變成龍,徹底地脫胎換骨了。作者謹記奶奶叮囑,背負父輩期望,通過不懈努力,歷經挫折,終于在二十五歲年齡到來之際,依靠持之以恒的求索精神,“鯉魚跳龍門”的夢想得以實現。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娓娓敘事,指出苦與甜是一對冤家,沒有苦、哪有甜?一代一代的先輩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太多,可以說他們已把該吃的苦都吃完了,才有我們當下的甜日子過,就該好好珍惜,更不能忘卻那些本不該忘卻的事情。文章結尾與兒子的對話很有意味,“誰年輕時沒有奮斗過?”蘊含多重含意,提升文章立意與內涵,表達代代傳承的奮斗精神定會在下一代賡續下去。文章語言流暢舒緩,情感質樸深沉,讀來收益良多,是一篇優秀散文佳作。感謝作者賜稿文璞,期待新作?!疚蔫睍肪庉嫞簞e似幽居人】【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31016000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別似幽居人        2023-10-16 12:48:37
            欣賞足行老師散文新作,講述一個時代的奮斗故事,鯉魚終跳農門。足行老師的故事,令我想起了一句話,如果你是一顆天鵝蛋,即使生在鴨棚里,總有一天也是要變成天鵝的。感謝足行老師佳作分享,向您問好!
          回復1 樓        文友:足行兩行淚        2023-10-22 17:32:33
            感謝社長對此文的精心編排。點評用心深刻。
          2 樓        文友:天涯暮歸女        2023-10-16 16:13:12
            人生在世,唯奮斗才能過上好日子!贊成老師的觀點,為你的好文章點贊!
          回復2 樓        文友:足行兩行淚        2023-10-22 17:33:12
            謝謝好友熱評。
          3 樓        文友:優雅如楓        2023-10-16 21:08:07
            欣賞足行兩行淚老師的精美散文,走出大山,找尋另一片廣袤的天地,似乎是每個大山里的孩子的最美的夢。跳農門意義非凡,生命不止,奮斗不懈,這才是人生值得!點贊學習美文。
          喜歡伴隨著晨曦的腳步聆聽世界的聲音,聞著文字的馨香穿越時空的隧道,做一個靈魂有香氣,骨子里有正氣,舉止優雅的女子。
          回復3 樓        文友:足行兩行淚        2023-10-22 17:56:55
            能夠跳出農門,去到城里生活,大概是每個農村人的愿望,這都緣于它的貧窮與落后。
          4 樓        文友:寂寞看風        2023-10-16 21:51:27
            一篇很美的勵志故事。
          回復4 樓        文友:足行兩行淚        2023-10-22 17:57:27
            謝謝鼓勵!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 亚洲婷婷开心色四房播播|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四虎2021|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form id="zrfd3"><span id="zrfd3"></span></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address id="zrfd3"><nobr id="zrfd3"><progress id="zrfd3"></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