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zrfd3"><span id="zrfd3"></span></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address id="zrfd3"><nobr id="zrfd3"><progress id="zrfd3"></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江山文學網-原創小說-優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稻草(散文)

          精品 【東籬】稻草(散文)


          作者:懷才抱器 榜眼,27335.0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824發表時間:2023-10-16 02:49:53
          摘要:稻草有香,我愛稻草。曾經的日子里,少不了稻草。我的老家并非江南,水稻很少,于是就成了寶貝,甚至幾把稻草都顯得那么珍貴。在稻草上做功夫,不亞于在獅螺里做道場。


             我在膠東半島,地理上還是劃為北方??衫霞矣兴咎?,我又以為自己是南方人,盡管不以稻米為主食。
             老家門口有個高中生,說話挺新鮮的,我喜歡湊近他,聽他“拽”,(大家這樣認為,意思是閑扯)分了“稻草”,他背負著說,再多了就壓倒了駱駝。他解釋,壓倒駱駝的,總是最后一根稻草。這話很詩意,一匹體型巨大的駱駝,一根輕柔綿軟的稻草,突然放在一起,到了承載的極限,哪怕很輕很輕的一根稻草,都可以壓倒龐大的駱駝。高中生叫林強,他是想表達分得了稻草這么多,已經很滿足了。我覺得他的說法很有創意,“壓倒”的是他熱愛稻谷的情感。
             有人接茬說,你要是怕壓倒,就放在我身上馱著吧。
             不要以為稻草就是稻草。金黃的稻穗,沉甸甸的,“壓倒”自己是太情愿的事。
             我們隊上分稻子,叫分稻草。隊上四五十戶,半繞著北山南坡住,北山之北有“北溝”,北溝很寬,是從北山北澗堵出幾塊水稻田,澗底之南留出流水的渠道,一年沒有洪水,鐵定會收獲金燦燦的水稻。在糧食不流通的日子里,我們是無法吃到大米的,有了水稻田,吃上大米,不再是奢望了。
             那時,主糧就是小麥玉米地瓜。這點稻子,分到各戶,每人也就是兩三斤,占了口糧的份額,于是,隊上就有了一種“分稻草制”。金秋十月,稻子收割上場,留下稻種,隊上就“抓堆”,一人堆,二人堆,各戶均分,采取的不是“按勞分配”的策略,而是“按人分配”,一視同仁。這種奇數偶數分堆的辦法,非常方便。一戶偶數的人口就拿偶數堆,人口多的農戶就用乘法計算。大家心知肚明,并不說透是分稻米,只稱“分稻草”,和分配山草一樣,但心中卻是甜滋滋香噴噴。所以,林強說喜歡被最后一根稻草壓倒。
             后來村里推廣了我們生產隊的經驗,號召各隊利用溝壑開辟水稻田,增加土地耕種面積,村上的溝壑被充分利用起來,成為一個典型,在全公社推廣,我們隊也成為水稻的“拓荒隊”,從此分稻草制就變成了“分稻米制”。每一種所有制走過的路都是坎坷的,中國人就是在摸索中前進,才逐步完善了社會生活方式。這段歷史并不因為“稻草”而變得無足輕重,而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稻草入戶,各家擼下稻粒,再上石臼子脫皮,晶瑩雪白的稻米也就飛進了各家的稻米斗里了。這是過年過節犒勞家人的最美禮物,所以,能吃上白米飯。我就很懷念那段時光,就像在地瓜粥里撒上幾粒糖精,在山菜里放上點蒜蓉,粗飯素食,一下子變了。這是天天吃白米飯的人所不能感受到的美。這是那些紈绔子弟所不能感受到的生活之美,稻香,在不同人心中的香韻是完全不同的,對一把稻草的情感也有著天壤之別。
             我們家的白米飯幾乎都給我吃了,小時候多病,動不動就發燒生病,母親說,熥一碗白米飯就好了。的確,白米飯如同藥物,稻香醫病啊。
            
             二
             而稻草,都不舍得當柴草燒掉。
             農人是會從稻草上做精細的文章,就像在獅螺里做道場,確切地說,就是不斷汲取稻草的香,讓稻草成為生活的一個角色。
             稻草是要回收的。隊上按照每堆給5個工分收取。那時整壯勞力每日掙10個工分,勞動日價值是五六角錢,價值不菲啊。當然,稻草也可以自留,絕不強求。
             上高中的兩年,我家的稻草被父親留下了。
             他每年冬天,都要腌制朝鮮酸白菜,他是內行,鄰居吃了他的酸白菜,愛不釋口,總說“明年還想吃”,這話是綿軟的,卻讓父親仁慈度再提高。每年都有鄰居送來白菜和稻草,父親覺得這種交換很難為情。一棵白菜切開,夾進餡兒后要用稻草捆上。什么草不行,非稻草不能。父親說,稻草的稻香就像人做了一個夢,夢放在夜里,睡得就有了滋味。
             父親還是一個農民嗎?簡直是詩人。我說酸白菜吃不出“稻香”。父親戲謔我“豬八戒吃人參果”——知其美不知其味。農人是最懂得豐收的味道,甚至秋陽的味兒都聞得出,這是獨特的嗅覺味覺嗎?并不是,而是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哪怕再卑微窘迫的日子,都要過出味道來。所以,我生在這樣的家庭,總受熏染,不求奢華,但求味道,再苦的日子,也不能人為地去敗味。
             現在想來,我從來不把創作不出好作品推給“不是那塊料”的開脫說法,別說自己的文學才華不足,應該說,對生活的味道的品味是遲鈍了。
             我總以為,父親留下稻草不掙那幾個工分,就是為了扎稻草人。我家北山北根有塊月牙兒地,父親多年觀察,發現種植黍子最好,可架不住麻雀為害??赡苁且玫静菰∪?,其實父親哪舍得,一般是用山上收割來的野草扎小人。他說,稻草扎小人,麻雀更喜歡。因為稻香就把麻雀給勾來了。
             一草一木,在父親心中,并非是禪意,也成不了菩提。一草一木,是有著實用意義的。那兩年的冬天,我學會了搓稻草繩。
             拿出稻草,淋些水潤濕,再用棒槌將稻草根部和節骨處敲軟,父親說這是讓稻草不使性子。搓稻草繩的夜里,不點煤油燈,要搓出漂亮的繩子,挺難的,父親說這就是練功夫,繩子的“胖瘦”(粗細)要用手去感覺。那兩個冬天,手凍不著,總是保持著溫度,摩擦產生熱。但掉皮,手是肉長的,怎么能扛得住稻草在摩擦呢。皮肉不受苦,哪里做得了莊稼把子!不是父親無遠見,因為他的經歷就是從受苦中一點一滴拾起了養家的擔子。他有責任把生活的技能傳給我,就像老鳥總有帶著幼鳥飛出巢穴。父親說,懂得“皮實”這個詞嗎?一雙老農的手,皮實而靈活。留心自己寫字,是不是撇捺寫得更好了?功夫是苦練的,搓稻草繩是不斷重復一個動作,但這樣的動作在雙手的后面卻是給功夫的回報,看著纏繞起來的繩圈越來越大,心中便有了成就感。
             兩個冬天,生出了幾個繩球。終于在春天被父親搬到了門前的場子上,我們拉起了“繩陣”,經線三四十米,緯線在木梭上。熟能生巧,梭子紛飛,經緯勾連,拉板咣當,聲音和韻,我和父親終于織出了稻草繩布。再用“繩布”剪裁制成米包。這是膠東特有的農用容器,除了不能盛小麥小米,其他的農作物都可以盛。米包上要“留字”,就像一張宣紙畫上畫兒,寫上字,都要有個落款,表示作品所出。
             父親不允許我留他的字,其實都簡單,父親名字里有“義”字,我名字里有“才”字,都是三劃,不費事。我說,我未成家立門戶,不能留字。父親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是那時流行樣板戲里的臺詞。
             當家,懂得一份責任。我明白,把舵的不慌,乘船的才穩當。那時,我便意識到我已經長大了,盡管我還未到十八歲,數字并非一個坎兒,當家吧,肩負其養家糊口的擔子,這是父親的期望。
            
             三
             稻草,沒有壓倒我這匹初入社會的小駱駝。
             1974年夏天畢業,隊長就知道我是一把搓稻草繩的好手了。每逢下雨天,我就被安排到飼養室,加入搓稻草繩能手的隊伍里;冬天的夜晚,很長,在那時并未有什么農閑的觀念,也要組織搓稻草繩,每晚兩個點。最后要稱重算工分的,濫竽充數根本不可能。那時,我掙工分就名列前茅,甚至一晚可以掙4個工分,隊上的女人有的還進屋參觀,看看我的手藝。那份羞澀,加上內心的自豪,簡直就是登臺演出,我成了主角。
             我沒有學會用稻草編織草鞋,生活里總有遺憾,但我用過稻草做鞋墊。那時干活,穿不起布做的鞋墊,其實也不實用,主要是放進鞋子里,摩擦力不足,打滑,而往鞋子里填塞上一些柔軟的稻草就不一樣了,尤其是秋冬時節,那一把稻草,溫和著腳板,別說有多么舒服了。我趕上穿“烏拉綁子”的年代,我們駕著手推車往山上運土肥,就穿“烏拉綁子”,是用生豬皮在四邊穿上麻繩,里面就墊著稻草,然后把繩子拉緊系上。那段日子,再也回不來了,也最好不能回來,但那時的記憶卻刻在了我這代人的腦海里。說起這些,現代年輕人覺得就像神話一般的存在,享受過的福,可能時過境遷,就忘記了。但走過的艱難之路,過了窮日子,一定會銘記。所以感恩當下的心就越發濃烈。于是,看到一朵棉花,目睹一樹柳絮飛揚,真的想抓住,暖一暖自己。
            
             四
             1978年我考學,到煙臺讀書,身上還背負著“草褥子”,母親從鄰居家借來稻草,裝填在粗布縫制的褥子套里,我一點沒覺得難為情。在床上鋪草褥子的時候,龍口的同學問我,什么做的,這么好?他準備放假回家,做上一條。我不知他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因為他特別喜歡安慰人,生怕我為“草囊”感到羞愧。
             睡在稻草褥子上,翻個身會沙沙作響,我的動作幅度不敢太大,總怕影響了同學睡眠。同學志水是很詩意的一個人,我住在他的上鋪,他說,喜歡聽你草褥子里的稻草聲音,就像催眠曲。那段時光,沒有奢華,草木有聲,也是悅耳。
             畢業了,我一直為這條稻草褥子的去留而糾結。因為是母親為我縫制的,帶著母親的溫度。那時,市面上已經興起用各色破爛棉絮做成的精致床墊,用現在的眼光看,屬于“黑心棉”的那種。我到了鄉下中學,學校已經準備了床墊。
             有個成語叫“敝帚自珍”,我的稻草褥子,未必就“破弊”,因為寄存著一份淳樸的感情,有著本色的溫暖,我還是很珍惜的。好在稻草褥子的細節,還是沒有走出我的記憶,我的時光里,還盈著稻草的香。
             一束稻草,永遠飽含著熱量。它曾經翠綠過,在它的身上開過花,結出稻籽,散發出香口香心的韻味。它是我老家農人生活的年譜,一代和稻草有著親密感情的農人已經離世了,他們帶著稻香離開,趕得上紙花白綾。
             稻草,可能在所有柴草里,火力最差,其用處也不被人們看好。不然,怎么會有一句“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說法呢。這句話是意思是,即使一個機會再怎么不入眼,看不上,也不要放棄。人生有時候是很殘酷的,命運多舛,可能是一個常態,而稻草給我們的哲理卻是那么清晰,一根稻草,可以架起從絕望到希望的橋梁。機會,永遠不會是那么靚麗顯現,抓住吧,即使一根稻草,也有著反轉人生的可能。
             一根稻草,會最終壓倒一匹駱駝。但不會壓倒一個帶著生活勇氣前行的人,因為一根稻草,也是一個微妙的希望,希望會給人力量,負重前行,卑微者,更要如此。
            
             2023年10月16日原創首發江山文學
            

          共 3958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稻草,攜帶著濃郁的稻香,在過去農人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作者對稻草有著深厚的情感,因為曾經的日子里,充盈著稻草的香和溫暖。作者居住在膠東半島,雖然屬于北方,但卻有水稻田,每年稻谷成熟的季節,隊上會給每家每戶分稻子,人們稱“分稻草”,村里有個高中生叫林強,說話幽默又風趣,他背負著稻草說,再多了就壓倒了駱駝,可以感受到他很滿足,懂得知足。稻谷歸倉之后,晶瑩雪白的稻米被做成白米飯,但父母卻舍不得吃,幾乎都給作者吃了,作者小時候體弱多病,母親說,熥一碗白米飯就好了,原來稻香還有醫病的良效呢。稻草被父親留下來,舍不得燒火,在稻草上做精細的文章。父親腌制酸白菜時,會用稻草捆綁,這樣酸菜也帶著稻草的香,可見父親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父親教作者搓稻草繩、用稻草繩編織繩布裁做米包等,把生活的技能傳授給作者的同時,也磨練了作者頑強的意志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并對作者寄予了擔負起養家糊口的熱切期望。稻草,沒有壓倒作者這個初入社會的小駱駝,作者成為了隊里搓稻草繩的好手,讓作者充滿了自豪感。作者用過稻草做的鞋墊,在秋冬之季,柔軟的稻草,溫暖了腳板,作者趕上穿“烏拉幫子”的時代,鞋里墊著稻草,回憶過去艱難的日子,讓作者不禁感慨萬千,也更懂得感恩當下的幸福生活。作者在煙臺讀書時,在床上鋪的是母親用稻草做的草褥子,帶著母親的溫度,有著本色的溫暖,給作者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作者就“抓住最后一根稻草”這句話,做出了深邃透徹的解讀,一根稻草,可以架起從絕望到希望的橋梁,哪怕一根稻草,也是微妙的希望,希望會給人以力量。這篇文章內容厚重,情感真摯,語言精美精粹,作者飽蘸著深情的筆墨,表達了對稻草的深厚情感,稻草融合了父親的深情、母親的慈愛和溫暖、鄉親們的淳樸善良、同學之間的關愛等,字里行間漫溢著濃濃的親情、鄉情、同學情,讀來非常溫馨。稻草在過去苦難的歲月里,帶給人們的是溫情和暖意,讓苦難的日子有了溫暖的底色,文中的一個個與稻草有關的故事感人至深,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作者經歷過艱難的歲月,所以更懂得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該文思想深邃,感悟深刻,富含生活智慧,發人深思,啟人心智,讀完受益匪淺,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具有超強的藝術感染力。字字珠璣,句句錦繡,深度佳作,傾情推薦文友共賞!【東籬編輯:琳達如菊】【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310170002】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琳達如菊        2023-10-16 02:52:42
            這篇文章內容厚重,情感真摯,語言精美精粹,懷才老師飽蘸著深情的筆墨,表達了對稻草的深厚情感,稻草融合了父親的深情、母親的慈愛和溫暖、鄉親們的淳樸善良、同學之間的關愛等,字里行間漫溢著濃濃的親情、鄉情、同學情,讀來非常溫馨。稻草在過去苦難的歲月里,帶給人們的是溫情和暖意,讓苦難的日子有了溫暖的底色,文中的一個個與稻草有關的故事感人至深,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懷才老師經歷過艱難的歲月,所以更懂得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該文思想深邃,感悟深刻,富含生活智慧,發人深思,啟人心智,讀完受益匪淺,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具有超強的藝術感染力。字字珠璣,句句錦繡,深度佳作,傾情推薦文友共賞!問好懷才老師,遙祝一切安好!吉祥如意!
          回復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10-17 07:32:30
            謝謝如菊老師的精彩編輯,辛苦了。懷才昨天晚上回家,沒有及時回復,很抱歉。稻草,地位應該是十分卑微的,但有溫暖,有故事,所以就拉雜地寫出我的認識吧。遙握,問候秋祺。謹祝編創快樂。
          2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3-10-16 06:42:47
            讀完全篇,感嘆老師的功夫,一根稻草寫得如此動情、深刻,叫人佩服。老師說得對,在我的記憶中,稻草好像排不上什么用場,只記得生產隊里有些稻草做的草簾,用于蓋在菜窖口上、門窗上,防寒防凍防西北風,沒想到老師在稻草上發生了那么多故事,真是生活的賜予。最欣賞的是老師在兩個俗語上“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和“一根稻草壓死駱駝”上的拓展,非常精準和哲理,真棒!拜讀學習老師大作,祝旅途順利,萬事如意!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10-17 07:34:26
            謝謝韓老師的美評。“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和“一根稻草壓死駱駝”,是人們對稻草的真理性理解吧,我們再談可能都是畫蛇添足,所以只能寫點與之有關的生活了。昨天晚上很晚回來,未及時回復,見諒。遙握,問候秋祺,辛苦了,謹祝編創快樂,期待你的佳作。
          3 樓        文友:李湘莉        2023-10-16 07:22:21
            稻草,很不起眼的東西,但在懷才老師的筆下搖曳生輝,一根一株,根根株株系著鄉情、友情、親情,系著生活的智慧與希望。此時,我還覺得稻草不起眼嗎?很想鉆進稻草垛,狠狠地聞一把稻草香。感謝懷才老師為我們帶來美文佳作,湘莉拜讀學習點贊!遙握問候,謹祝一切好!
          回復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10-17 07:35:30
            謝謝湘莉老師的美評。算是一篇關于稻草的故事吧,拉雜地寫了一些卑微的事而已。昨天晚上回家,沒有即使回復,見諒。遙握,期待你的佳作,謹祝編創快樂。
          4 樓        文友:欣然花開        2023-10-16 07:33:26
            今朝清晴可喜,一覺醒來,連日陰天,晨曦初露,被子抱到陽臺上曬,買了愛吃的雜糧煎餅,坐下來靜靜地讀懷才老師的文,都讓我高興。簡簡單單的生活中感受一草一木的詩意,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稻草散發的草香,是父親母親的智慧、家鄉人純樸的折射,是老師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所謂大道至簡,不過如此。草原因為老師一游,定添色不少,遙祝懷才老師旅途愉快,日日安好!
          隨心而有趣的人
          回復4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10-17 07:37:30
            謝謝花開老師的美評。的確大道至簡,稻草歲卑微,看似沒有用,但人們對稻草有著真理性的認識,卑微的生活,可能也離不開稻草。外出回來晚,沒有及時回復,見諒。遙握,期待花開老師的佳作,謹祝創豐。
          5 樓        文友:紅花草        2023-10-16 08:37:39
            一根稻草會最終壓倒一匹駱駝,但壓不到對生活充滿信心的人。老師的這篇字字珠璣的稻草文,滿滿的回憶,深深的情誼。搓稻草繩,許多人都搓不好的,要么粗,要么細,不會擇草,很容易散,老師真能耐。好文章,點贊學習!祝老師旅途愉快,萬事如意!
          回復5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10-17 07:38:40
            稻草搓繩子,是個技術活,如果現在讓我搓繩子,可能也搓不好了。外出回復晚了,見諒。遙握,期待你的佳作,謹祝編創快樂。
          6 樓        文友:嵐亮        2023-10-16 09:07:52
            稻草,雖然普通,卻也有神奇的故事,比如救命的稻草。我是一個從南方鄉下長大的人,與稻草打過了太多的交道,在我的印象里,與稻草有關的有草草籽、稻草垛、稻草墊、稻草鞋、稻草繩、稻草人等等。按理說,我該有一篇稻草才是。但想不到的讓身在山東的兄長捷足先登了。細忖亦可理解,如果年少時,有一棵蘋果樹出現在我的記憶里,故事肯定是很多很多的。兄長之作,篇篇皆是大珠小珠落玉盤,又是一篇溫暖的時光佳作,學習拜讀。小弟在大上海問好遠在科爾泌大草原的兄長了!
          回復6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10-17 07:41:02
            謝謝嵐亮老師的美評美譽。大珠小珠落玉盤,那是音樂,我寫了稻草與生活的小故事而已。過獎了,謝謝鼓勵。外出了,一直四五天,沒有及時回復,見諒。遙握,期待嵐亮老師 的佳作,謹祝創豐!
          7 樓        文友:夕泠        2023-10-16 12:25:32
            記得我們小時候會用到稻草繩,最喜歡看的是稻草人。懷才老師的稻草情結與眾不同, 有著對至親的懷戀,有著思想的光環,有著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字如珠,光亮閃爍。拜讀問好老師,一切平安!
          回復7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10-17 07:43:08
            謝謝夕泠老師的美評。的確,應該是每個人都有稻草情結吧,關于稻草的溫暖,可能都有一些,我只是把曾經的記憶寫出來而已,謝謝留墨。這幾天外出了,沒有及時回復,見諒,遙握,期待你的佳作,謹祝編創快樂。
          8 樓        文友:羅蓮香        2023-10-16 14:06:42
            懷才老師以“稻草”為題,寫出一篇錦繡之作,令人嘆為觀止!稻草,是農人田地里的寶貝,作用很大,不可小覷。本文,以稻草為線索,串起一個個溫暖的故事,串起作者對親情的懷念,串起縷縷鄉愁。串起與同學之間深厚的友情,串起濃郁的鄉情鄉韻。作者心靈手巧,學會了用稻草編織不少農具,漂亮韌性又實用,滿滿的自豪??!此文,用詞靈動,富有詩意,表現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舊時歲月的難以忘懷。深情的文字,繽紛閃爍,感人動人,感佩才情,問候懷才老師創作愉快,謹祝一切向好,吉祥相伴!
          回復8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10-17 08:41:58
            羅老師好,謝謝你的美評!去了一趟科爾沁草原,匆匆的,四五天。沒有及時回復羅老師的美評,見諒啊。稻草的角色可能是最卑微的,和人,和人的某段時光很相似,所以就寫點卑微的事情吧,懂得我們是怎樣走過來的。謝謝美譽。遙握,期待你的佳作,問候秋祺,謹祝編創快樂。
          9 樓        文友:簡柔        2023-10-16 14:54:55
            記得年少,稻草橫亙在生活之間。外婆冬天愛用稻草鋪床,天晴時,一把一把抱出去曬,下午收回,可嗅到陽光的香和稻草的香;買魚肉,老板會在上面系上一根稻草,拎著稻草,魚肉在稻草之下一晃一晃,仿佛魚肉都有了稻草的香;稻草人,更像一個童話,佇立在田野之上;草繩,捆東西,很耐用,如今稻草寂寥了。懷才老師的稻草,寫得素樸而鮮亮。佳作欣賞。
          回復9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10-17 08:43:43
            謝謝簡柔老師的美評。的確,我們這里過去買肉,就是用稻草穿著的,肉透著稻香。那段時光仿佛也透著香。懷才去科爾沁草原四五天,未及時回復老師的美評,見諒。遙握,期待你的佳作,謹祝編創快樂!
          10 樓        文友:吳孟友        2023-10-16 15:17:31
            我是純粹的江南人,以稻谷為生,稻草再熟悉不過了。稻草與稻谷分離后,稻草就是稻草,和稻谷再也找不到交匯點了。兩者的作用也不一樣,稻谷成了江南人的主食,白花花的大米可以做成不同形式食品,不少腳糧用來喂豬喂雞等,稻草的用處可大著呢:打草鞋、編坐墊、做床草、扎秧把、捆柴火、霉腐乳、作草肥、蓋屋頂、墊豬牛欄、夏天稻草把還能熏蚊子。老師總會捕捉到詩意的東西,老師的筆下,稻草有情、有景、有溫度,在哪艱難的歲月里,稻草給人以精神、以勇氣、以力量。教會人們在生活中、在絕望中,要“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思想深邃,深受啟發。好文,拜讀學習,祝老師旅途愉快,包攬詩意!
          回復10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10-17 09:19:22
            謝謝吳老師的美評。稻草可能在南方 的用途更為廣泛,我們這里是要當作寶貝的,尤其是不能分稻米,就變成了分稻草,在糧食不夠吃的年代,還有精致的稻米,真的是點亮了日子啊。懷才抱器去往內蒙古,沒有及時回復吳老師的留墨,見諒。遙握,問候秋祺,期待你的佳作,謹祝編創快樂。
          共 15 條 2 頁 首頁12
          轉到
          分享按鈕 亚洲婷婷开心色四房播播|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四虎2021|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form id="zrfd3"><span id="zrfd3"></span></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address id="zrfd3"><nobr id="zrfd3"><progress id="zrfd3"></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