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zrfd3"><span id="zrfd3"></span></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address id="zrfd3"><nobr id="zrfd3"><progress id="zrfd3"></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江山文學網-原創小說-優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朝圣一座山(散文)

          精品 【東籬】朝圣一座山(散文)


          作者:懷才抱器 榜眼,26621.7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528發表時間:2023-08-20 06:14:13
          摘要:去內蒙古,一定要看看蒙族人心中的神圣——成吉思汗,盡管七百年已去,他的英名還在,在可汗山上,我去朝圣吧。


             這座山,在118.3萬平方公里的內蒙古,可能太一般,是在觀音山麓一端的可汗山。山自草原拔起,雖海拔1199米,但并非如峻山聳岳,驚艷驚目??珊股胶蛢让晒潘械纳揭粯?,渾圓而有彌勒之態,從容而滿是蒼翠之意。
             山巔有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之巨大雕塑,而成為霍林郭勒的“蒙元圣地”。作為“一代天驕”,我要去朝圣。
             恢宏磅礴,這樣的詞語,只配給那些名山大川,以及那些名震山川的英雄人物??珊股缴系某杉己购秃霰亓?,危坐雄視,人稱,“亞洲最大的雕塑給了史上最厲害的帝王”。
             高約50米,闊達100米的雙人雕塑,以無數塊巨石“拼塑”而成,是一處具有金字塔價值的巨雕。
             赤日高懸,藍天覆頂;白云游弋,綠草蔥郁。雄鷹塑型,功業壘山?;袅趾由角傲魈?,淺河九曲,似飄飛的裙幅;霍林郭勒草原,宛若被風鼓起的綠色錦緞,款款浮動,側耳靜聽,獵獵天籟。兩朝可汗,靜穆蒼天之下,目掃千里綠原。這是“蒙元傳奇”大書的扉頁,也是一巨幅的莽原之畫作。我來朝圣這亙古奇跡,我來崇拜這無上的榮耀。眼中的雕樓玉砌,遁出視界;內心的婉約,暫放一角。旅游的意義,在于洗心染目。纖纖入微,固然可見肌理;莽莽撞心,更可寬襟蕩胸。目視良久,我被這氣勢震撼了。
            
             二
             一種眼界和氣魄,肯定不是生于仄地矮舍。我向來以為,那些蒙族漢子,一把就可以撕開蒙古包一道口子,把藍田白云抓進草原帳篷。大草原啊,你造就了七百年前的雄武豪杰。于是可以橫掃歐亞40國,列朝于草原;可以讓700民族,臣服于可汗山下。是時勢造英雄,還是曠野出梟雄?似乎我們可以因此揣摩推導出太多的歷史結論。廣袤的草原,無羈的心魄,合成了一代天驕吧。有詞曰“風云涌、天驕騰起,草原合璧”,看來也不是我一家之言。
             就連隔朝的清朝,向來以“驃騎”揚威也要忌憚草原驍騎,趕快把帝王之地從盛京(沈陽)遷至北京,因為他們希望橫亙于京城與草原之間的一座天然屏障燕山山脈,可以讓鐵騎止步。這是冷兵器時代的思維,無可厚非,但千古余威,還是令人驚悚。盡管后來,清朝的人懂得蒙滿聯姻,可以把鐵騎變成車轅上的力量,但還是沒有弄懂華夏各族大團結的深刻真理。
             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有能力尊古的時代,能夠把一切應該緬懷的史上人物都放在精致的景區,濃縮一部歷史,雕塑每一位風云人物。尊重歷史,崇德尚功,無厚無薄,古今一脈。激蕩風云的一課是空白,都可以游走祖國的山水來補上,沒有遺憾。
             山門中,臥著一方“昆侖玉石”,上面用蒙漢文字書寫著“可汗山”的文字,蒙元大將軍速不臺和哲別的騎馬雕像,執兵立馬,雄峙左右,一持棒,一持斧,威武當門。一股雄風蕩漾于山門處,颯颯面風,凜凜生威。不吼自威,斧棒不舞自有冷氣透出。冷兵器時代的徹骨之氣,彌漫草原,一眼入心。
             一路登山,那條路叫“蒼狼之路”,穿過蒙元石兵陣。蜿蜒登山,在長度不一的毛坯石柱上雕刻了25為蒙元將軍的頭像,盡管無法確切地呼出他們的名字,但卻已經史詩般地刻在了他們的原鄉。面部表情生動可見,個個栩栩如生?!吧n狼”,是蒙族崇拜的圖騰,和漢族的“龍圖騰”,也是互補而相承。一路叱咤風云聲,成為一章英雄史詩,一路傳奇,半山風采。不難發現,蒙漢文化中,有著驚人的形似,“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華夏之所以各民族融合無間,我想,文化情結才是最堅韌的繩索。
            
             三
             800尊全身雕塑的“蒙元兵陣”,分“蒙古帝國”和“大元王朝”兩大板塊,兵陣寬若150米,是“兵志成陣”的壯觀,這是帶著鏗鏘靈魂的“石林”。穿行其間,仿佛聽到蒙兵“嗬呼”的吶喊聲,一點也不亞于俄羅斯人的“烏拉”。石兵右手持刀,或持矛,左手背后,氣定神閑,威武待發。我多么想,一聲號令,揮戈領兵,奔赴草原。我舉目看看山巔的成吉思汗,卻找不到他手中的金制虎頭牌。今天的北疆之寧,盡管不能靠這些石兵了,但那種安疆衛邊的氣魄,已經寫真在這整齊的兵陣之中。
             西安有始皇兵馬俑,湮沒于地下兩千年,而蒙元兵陣是歷經風雨洗禮的地上雄兵。千古一帝和草原一雄,都給我們留下了曾經的輝煌。這是華夏威武的見證。有人說,二者根本就沒有任何聯系,我覺得,華夏各民族的精神圖騰,總有著驚人的形似,尚武俠骨,是中華民族血液里的精髓。
             景區里,游人如織,戰爭的氛圍早已不在,替代的是一派祥和熱鬧。我駐足觀看原上一位蒙族姑娘的歌舞。
             此時雁去,草原唯綠。蒙族姑娘如雁,舞袖弄風,遠去了鼓角箏鳴,代之以款風柔舞。歷史凝于雕塑,安然地注視著山下的霍林河。一個民族的巔峰,有山銘記,八百年前出征的氣勢,換作了“小鹿在可汗山上”(張芯歌詞)的和平旋律。哦,那些起舞的姑娘,應該是天天在這片草場朝圣吧,朝圣一個安寧和諧的時代,朝圣一個翡翠般的綠原。
             環顧景區四圍,幾匹駱駝,悠閑地在溝沿食草,成批的棗紅馬,在景區外的草場聞著草香。哦,它們應該是給歌唱的姑娘在伴舞。
             一襲黃色的蒙袍,緊致裹身,袍邊袖口,繡著吉祥的蒙族圖案,黑色的,閃著幽光。綠繩束發,錦帶纏腰。唱的是那首“蒙風甚濃”的齊峰的代表作《我和草原有個約定》,哦,原來是一首歌約我來朝圣,朝圣一個時代的風云。
            
             四
             我驚奇地發現,那些石兵手中的刀劍,已經纏繞了各彩的綢緞。干戈與玉帛,軟和硬,此時都有了更深的含義啊。
             在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之下,是16位蒙元和北元時期的帝王雕塑,將一部草原部落的歷史分成了18章,任何一章,都是一段難以讓蒙族人遺忘的歷史。
             霍林郭勒的名片,不是硬紙板印刷的,而是用石頭雕塑而成,這個城市,以其獨有的歷史厚度來定位自己的方位,續寫著祖國北疆的輝煌。
             我的目光聚焦在成吉思汗的雕塑上。此地此時,緬懷這位“戰神”,如此真切,看不見他騎馬揮戈,聽不見他叱咤風云,但會在眼前涌起“萬馬昔橫沖”的沙場宏圖。從前讀過的關于成吉思汗的一些片段,突然有了更清新的線索和深度。
             從名字開始吧,成吉思,是大海、強大的意思;汗,是對帝王的尊稱。也許是這個名字使然,他的“海域”要擴展到太平洋、黑海;他要把馬鞭揮到歐亞的半空。
             成吉思汗是否就從可汗山發兵西征進軍歐亞,顯然不重要了,關鍵是草原要留下對進取精神的崇拜。
             他64歲高齡,還在馬背上揮戈親征,據說,66歲壽終時手中還握著馬鞭。他的人生即使畫上句號,也絕不畫上省略號。有一本書名《一個人的朝圣》,這個題目給成吉思汗,是多么親切??!他去朝圣廣袤的疆土,朝圣一個從未被人超越的夢想。
             我在想,他骨子里的進取基因,來自何處?有一首《滿江紅》唱“大漠煙迷,憑誰問,英雄何覓?”去貝加爾湖尋覓吧。他生于乞顏部落,即今天的貝加爾湖,這里有他的基因密碼??伤植话灿谝蛔拿娣e,于是就飲馬多瑙河。貝加爾湖,曾的蘇武牧羊的地方,持節不屈的性格,一樣感染了這位天之驕子,文化基因,要比生物基因更強大,所以,他的名字是“強大”。
             強大,就應該接受人們的朝圣與膜拜。在歷史的舞臺上,永遠能分出主角和配角,主角往往只有一兩個,人們永遠關心主角的命運,因為主角太精彩,以至于他退場幾百年,還要設壇以祭,塑像以敬,這就是滿足靈魂結穴的方式,為的是心中的圖騰永遠屹立。
             有的人生在某一時空,可在歷史的江湖上蕩起一圈漣漪,而成吉思汗,可以在漫長的歷史時空,掀起驚濤駭浪。崇拜的對象是歷史雕塑的,朝圣的心愿永遠屬于宗教的。成吉思汗表達了人們的信仰,跨越時空。
            
             五
             史上對成吉思汗的死有三個猜測版本——病終,落馬而死,西夏美妃“斷宮”而亡。我非歷史學家,無法考證其真偽,我更不想閱讀這個人物只圍繞一個“死”字,生命如何終止,都不重要了,但他遺存的進取精神還活著,還可以讓我們聽得見“大風歌”,足矣!
             我在想,我為何不遠千里來朝圣可汗山?因為成吉思汗留下了太多的“最”——
             創建了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拔宄瘎讟I著邊陲”,(元雅琥句)何處是“邊陲”?
             發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區區20萬鐵騎,“去去平吞萬里空”。(章碣句)
             最早建立了大運輸的聯絡系統?!凹賯黩T”名不虛,令封神榜里的“土行孫”很遜色。
             將軍事藝術推向冷兵器時代的最高峰。一代天驕仗鐵騎,火銃火藥皆失聲。
             人類史上最大的成功者。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把“戰神”兩個字送給他,拿破侖羞愧地說“我不如成吉思汗”。
             世界上影響最大的人物。踏遍歐亞四十國,唯用強大來說話。
             最早實行了政治民主的帝王?!罢\言者,將委以大任呼!”朋黨之爭聲消絕。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金銀寶玉如糞土,即使當下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資產,也是個零頭。
             是世界上受禮祭者最多的帝王。僅一個元季,四時皆獻祭。
             成吉思汗是一個在世界祭壇起舞的王者,不必有一步一叩首的禮儀,他已經成為多少個“不可能”的“可能者”。顛覆的豈止是認知,是我們的眼界和心域。心有多大,腳步就可以走多遠。這是成吉思汗告訴我們的。
             鐵騎無聲,湮沒于歷史的硝煙中。我更看重的是一代勇者留下的文化和精神。逡巡在可汗山下的草野,那些石刻的理石上,依然響著英雄的聲音。
             朝圣,就是會神拜讀。我沿著那條“蒼狼之路”,去讀那些鏗鏘的聲音——
             “統帥者知己之疲勞,才知他人之苦?!辈旒后w人,慈懷容物。
             “忠賢者的勸告要聽取,離間者的美言要三思?!奔媛爠t明,偏信狹隘。
             “嗜酒者昏,若聾若瞽。心首無主,執業俱廢?!苯畧鲇芯?,可壯行;鐵騎醉醺,便軟足。
             這些名言警句,都鐫刻于鏡面一般的石頭上,這種設計,讓人有了攬鏡自照的功能。朝圣,去聽取一段圣言吧。蒙漢不同族,但皆有名言自省的心性,在大草原,總能找到直抵心底喜歡的文化珠璣。
             這里,沒有香火繚繞,沒有鐘磬樂鳴,不設殿堂,沒有如云的信眾,只是一座山,朝圣者絡繹不絕。智慧的語錄,如淙淙溪流,流瀉人心。簡樸,肅然,沉靜,但完全可以激蕩起每個人心底的波瀾浪花。
             眼前的可汗山,散發著一種再怎么繁復都不能盡意的氣息。從1976年到2018年電影業復興這段時間,就有17部表現成吉思汗的電影誕生,只有史詩才可以讓電影如此緊抓不舍,反復而不覺繁冗。各種演義,不能枚舉。我還是到他的原發地朝圣吧,豐滿著我心中的“成吉思汗”。
            
             六
             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一個不斷創造神奇的歷史,總有壯舉可觀,總有英雄輩出。在成吉思汗四個字里,完全可以找到文明文化的鮮明線索。蒙古文字傳說是蒙古國的建國者成吉思汗的祖先鐵木真創造的,之前,蒙族使用的是突厥文字,代表不了蒙古特有的文化。漢族的文字刻在器物上,蒙族的文字以垂直書寫為主,帶著劍戟的影子,這是他們在草地上刻畫出的文化符號。
             而就蒙古文學的鼎盛來看,元曲和元雜劇,顯赫地列入中國古典文學史列,更讓我生敬。鴻篇巨制的愛情大戲《西廂記》,將一段帝妃之戀寫得風生水起的《漢宮秋》,昭雪奇冤的《竇娥冤》,將愛情寫得驚天泣地的《倩女離魂》,無不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
             “聽一聲年來了,數一聲又老了?!保ā都t繡鞋》)“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保ā短靸羯场罚案蝗绾?,貴如何,千年觀音人作古?!保ā渡狡卵颉罚╊H有“蒙味”的詞曲,如草原花朵,似寒地鴻雁,成為繼唐詩宋詞之后的文學藝術瑰寶。
             我想,元代在中華民族的長河里,僅存98年,能夠帶來如此璀璨的文學,堪稱奇跡。元曲,是蒙漢文學高度融合的最佳表達形式。特別是元曲小令,使用了亦蒙亦漢的文學語言,讀之,仿若珠璣錯落玉盤,又似牧歌裊裊飄遠。親切的口語特色,輕快的節奏風格,傳達出的是嶄新的平仄韻律。
             距離可汗山五百米之外,我吟誦著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的句子——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此時,我懂得了這個句子的深意。
             元朝,常被稱作“元季”,是言其超短,只有區區98載,在歷史長河里,宛若浪花一瞬,曇花一現,它所擴展的土地之廣袤,征服的民族難以悉數,其武統之功蓋世,但文治之策欠足,難懂“筆墨潛偷造化力”,(朱淑真句)是以感嘆??上О?,那些從成吉思汗口中說出的治國做人的名言警句,來不及一一踐行。雕落雕烹,馬放草原,勁弓入庫,烤肉之趣,無法替代治國之道,無長治久安之法,于是,給“武功”劃上句號,而“文治”腹死胎中。
             按照歷史研究者的焦點,我應該去尋找成吉思汗的墓冢,據說,他只有“衣冠?!?,至今未知何處。
             我以為并非找不到,人們寧愿看著可汗山矗立其巔的大汗之尊,也不喜歡挖出他面目全非的模樣。
             觀音山,佛山;可汗山,王地?!扒暧^音人作古”。連綿的蒙山,星光般的牛羊群,還有那些踏景觀光者,感慨什么“作古”,驚嘆什么“難挽千古”!留下一世傳奇,留下一段精彩,留下千萬朝圣者的腳步,足夠了,何來感嘆!
             我不遠千里來,懷著一顆朝圣的心。
             大漠風熏,草綠,日赤,正是朝圣的好日。
            
             2023年8月20日原創首發江山文學
            

          共 5216 字 2 頁 首頁12
          轉到
          【編者按】懷才老師以蒼勁峻拔的文筆成就此篇!構思奇絕,布局精妙,內容豐盈深邃,表達雄渾沉厚,觀點不俗,有獨到的睿智思辨,極具穿透力,振聾發聵。內蒙古的可汗山,因為山巔有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之巨大雕塑,而成為霍林郭勒的“蒙元圣地”?!耙淮祢湣?,引領著懷才老師去朝圣。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危坐雄視,人稱,“亞洲最大的雕塑給了史上最厲害的帝王”。兩朝可汗,靜穆蒼天之下,這是“蒙元傳奇”大書的扉頁,也是一巨幅的莽原之畫作。七百年前的雄武豪杰,于是可以橫掃歐亞40國,列朝于草原;可以讓700民族,臣服于可汗山下。是時勢造英雄,還是曠野出梟雄?作者沿“蒼狼之路”登山,穿過蒙元石兵陣?!吧n狼”,不僅是蒙元將士們的寫照,又是蒙族崇拜的圖騰,和漢族的“龍圖騰”,也是互補而相承。一路叱咤風云聲,成為一卷英雄史詩,一路傳奇,半山風采。800尊全身雕塑的“蒙元兵陣”,分兩大板塊,兵陣寬若150米,是“兵志成陣”的壯觀,這是帶著鏗鏘靈魂的“石林”。穿行其間,仿佛聽到蒙兵“嗬呼”的吶喊聲,聲勢浩大,驚心動魄。如今,戰爭遠去,那些起舞的蒙族姑娘,是在朝圣一個安寧和諧的時代,朝圣一個翡翠般的綠原。作者的目光聚焦于成吉思汗的雕塑,成吉思汗生于乞顏部落,即今天的貝加爾湖,這里有他的基因密碼??伤植话灿谝蛔拿娣e,他要去朝圣廣袤的疆土,朝圣一個從未被人超越的夢想。他做到了!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稱他為“戰神”,拿破侖羞愧地說:“我不如成吉思汗”。他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人物。作者更看重的是一代勇者留下的文化和精神。逡巡在可汗山下的草野,那些石刻的理石上,依然響著英雄的聲音。漢族的文字刻在器物上,蒙族的文字帶著劍戟的影子,這是他們刻畫出的文化符號。而就蒙古文學的鼎盛來看,元曲和元雜劇,顯赫地列入中國古典文學史列,更讓作者生敬。作者領悟到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深層含義。據說,成吉思汗只有“衣冠?!?,至今未知何處。作者以為,看著可汗山矗立其巔的大汗之尊,就夠了!此文,寫出了作者虔誠的心路歷程,作者心潮澎湃,朝圣一座山,因為那些恢宏磅礴的歷史偉業,濃縮成了兩尊雕塑,那是凝固的畫,是不朽的史詩,是蒙古同胞和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豐碑。作者朝圣兩位“可汗”,他們的功勛驚天地泣鬼神。作者尤其敬重成吉思汗,其諸多之“最”,構成了亙古佳話,創造了人類歷史的奇跡。該文史料翔實,將記敘、描寫、抒情、議論交錯編織,讓讀者穿越時空一睹千古一帝真容,感悟金戈鐵馬的烽火歲月,體驗來自“馬背上的民族”的英雄帝王的霸氣。文章內容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撥開歷史煙云,窺見領袖風采。讀此文,與作者一起朝圣一座山,濡洗情懷。字字鏗鏘、句句深情的力作,極富感染力,才情了得,傾力薦讀,問候懷才老師,秋祺大吉!【東籬編輯:羅蓮香】【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308210003】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羅蓮香        2023-08-20 06:22:31
            此文,寫出了作者虔誠的心路歷程,作者心潮澎湃,朝圣一座山,因為那些恢宏磅礴的歷史偉業,濃縮成了兩尊雕塑,那是凝固的畫,是不朽的史詩,是蒙古同胞和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豐碑。該文史料翔實,將記敘、描寫、抒情、議論交錯編織,讓讀者穿越時空一睹千古一帝真容,感悟金戈鐵馬的烽火歲月,體驗來自“馬背上的民族”的英雄帝王的霸氣。文章內容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撥開歷史煙云,窺見領袖風采。讀此文,與作者一起朝圣一座山,濡洗情懷。字字鏗鏘句句感懷的力作,讀之動容。問候懷才老師,早安吉祥!
          回復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08-20 09:05:01
            謝謝羅老師的精彩編輯,謝謝美譽。寫這篇游記,思來想去,如果按照觀景,勢必落入泛泛敘述的泥淖,而顯得毫無趣味??珊股?,有著歷史故事,草原雄鷹落入此山,那就有了不一樣的水光山色了。關于成吉思汗,可能已經有了太多的敘述和描寫,電影就17部,如果僅僅羅列他的武功,可能我部是最精彩的一個,但誰的思考都不能替代我的思考,于是,對這個人物就做了我的分析,當然,我的歷史知識是很局限的,也只能浮光掠影般地說說。我想深度旅游,應該是獲得和別人不太一樣的東西,在于游者自己了。很期待羅老師西行的作品,遙握,問候秋祺,謹祝編創快樂!
          2 樓        文友:羅蓮香        2023-08-20 06:34:46
            復活一段震撼人心的歷史,強力推出山一般偉岸之人,這樣的文章真的很難駕馭,懷才老師卻以雄渾蒼勁的文筆、無比充沛的情感成就此篇!構思奇絕,內容豐盈,想象縱橫,思想深邃,語句凝練,表達沉厚,觀點不俗,有獨到的睿智思辨,極具穿透力,振聾發聵。拜讀力作,盛贊!
          回復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08-20 09:08:34
            謝謝羅老師再度留墨,謬贊了。十分感謝你的美編。這篇散文,敘述辦法不同于以往,跳躍性大,可能是和思維的跨度有關,或者在草原,會改變思維方式,寫過幾篇草原的散文,我意識到了這一點,單純地從內心追求改變文章的格局可能很難,所以走出去,就不一樣了,這是一點感悟。我的歷史知識真不咋地,寫起來捉襟見肘,永一點線索就只能查證。好好讀書,我告誡自己。遙握,文化秋吉!
          3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3-08-20 06:50:02
            老師這篇文章,內容厚重,足見老師史識之豐富,有個觀點,是諸多游記也沒能寫出來的,我非常欣賞。“ 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有能力尊古的時代,能夠把一切應該緬懷的史上人物都放在精致的景區,濃縮一部歷史,雕刻每一位風云人物。尊重歷史,崇德尚功,無厚無薄,古今一脈。那一課是空白,都可以游走祖國的山水來補上,沒有遺憾。”只有老師,在旅游途中,能有這樣的見解。我以前曾經惶惑,旅游景點設置些英雄人物雕塑之類,可能只是為了宣揚本地歷史悠久,為招攬游客做的表面宣傳而已??戳死蠋煹奈恼?,才覺自己有多膚淺!一篇觀點新穎深刻氣勢磅礴的游記大作,拜讀學習。老師創編辛苦,保重身體,祝一切安好!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08-20 09:18:16
            謝謝韓老師精彩留墨,謝謝美評。那個想法寫出來,是我到過不少地方,看見很多景區都在尋覓自己的歷史,搬出有名望的古人,我認為無可厚非,因為只有在這個時代,才永這個能力和趣味,如果時勢不利,國力不強,溫飽尚且困難,還有什么心思搞這些呢?今人留下古跡,是不一樣的承上啟下的一代。草原上的作物在瘋長,可汗山下歌舞正歡,不要說,土地都撂了,已經打理好的土地不負草原人,面向黑土背朝天,那不是生活的邏輯,現代的內蒙古草原,真的變了,與我想象的不一樣。成吉思汗是想不到這樣的,我認為這是歷史的一條脈絡,生活永遠是精彩的樣子。遙握,問候秋祺,謹祝編創快樂,期待韓老師的佳作!
          4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3-08-20 06:53:28
            這個題目起的好,“朝圣”這個詞,不是一般的拜謁,更有內心的虔誠和崇敬,大氣,莊嚴,很喜歡。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4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08-20 09:11:52
            謝謝韓老師再度留墨鼓勵。我也琢磨很久,朝圣,是一種信仰表達的行為,因為我對成吉思汗那段武功,佩服得不得了,曾去想象怎樣越過高山沼澤湖泊戈壁而直達亞馬遜,無法還原。所以,他留下的業績,我們只能朝圣。遙握,謝謝貼心交流。謹祝秋吉!
          5 樓        文友:野山梅        2023-08-20 10:07:07
            很大的收獲,我也隨著這篇文字去了“馬背上的民族”,也去朝拜了蒙古人的大山“成吉思汗”,的確值得贊美,文章細膩感人,耐人回味,作者說自己是“朝圣”,我們讀者何嘗不是朝圣。我們不僅朝拜蒙古的圣人,也朝拜了江山文學網的“圣人”。老師每天有精彩,天天有文章問世,不是江山的“圣人”嗎?我們把它與成吉思汗一樣的朝拜!福安!
          回復5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08-20 10:20:10
            謝謝梅子老師的美評,謬贊了啊。一代梟雄,馳騁草原,給我們留下了那么多的傳奇,留下了豐盈的文化精神,值得我們懷著崇拜的心情去朝圣。懷才抱器退休了,閑來無事,愛上江山,就像吃飯一樣,希望不斷練習,寫出自己的特色,文章難盡我意,更不能盡人之意,努力去創作就是。這篇文章,總希望改變之前的寫法,寫出一點深厚,局限于我史學知識的缺乏,只能蜻蜓點水。梅子老師一直鼓勵懷才抱器,十分感激。遙握,問候秋祺,謹祝創豐!
          6 樓        文友:楓樺        2023-08-20 11:13:51
            成吉思汗所創建的元朝,在當時的疆域面積是最大國家。成吉思汗是歷史的一個結點,也是歷史的另一個起點。老師的文章大氣磅礴,以可汗山的朝圣,來抒發對歷史的感懷。那個胸懷天下的人,好像一直都在那里等待著,一顆心可昭日月。文字的緣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結合,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碰撞,所產生的火花,成為最美的風景!拜讀老師的好文!
          回復6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08-20 11:23:34
            謝謝楓樺老師的美評。成吉思汗,對于遠離草原的人而言,可能就是一個符號,是沒有血肉的。但他的確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大英雄,其胸襟,其氣魄,其戰功,都無人匹敵。去朝圣一個英雄,我心底本就要著情結,歷史不是教科書的文字,而是一個地域的音符,靜聽一段歷史,只有走進去。遙握,問候秋祺,期待楓樺老師的佳作,謹祝編創快樂!
          7 樓        文友:紅花草        2023-08-20 11:49:34
            成吉思汗、忽必烈,都是大大的英雄。今天通過老師的文筆,我也來一次朝拜。在旅途中,有如此不一樣的見解,讓讀者又重新了解了一段歷史,了解了大英雄的霸氣。老師的文采飛揚令人折服,好文好文,拜讀佳作,祝福老師!
          回復7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08-20 12:06:01
            謝謝紅花草老師的美評。旅游,我很少去看景點,老妻說我怕花錢,那倒不是,總覺得風景在路上,這次特地朝圣可汗山,我覺得是成吉思汗的影響力。我看風景,不大在乎風景長什么樣子,在乎的是那些氛圍,還有風景骨子里的東西,能力挖掘出來。筆力不濟,見笑了。遙握,問候秋祺,期待佳作,謹祝編創快樂!
          8 樓        文友:琳達如菊        2023-08-20 12:30:12
            懷才老師這篇大美之作內容厚重,匠心獨具,構思絕妙,寫的大氣磅礴,動人心魄。讓讀者不僅領略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他的進取精神更是深入人心。成吉思汗留下了一世傳奇,不僅是起舞于世界的王者,也將蒙族文化推至巔峰,比如那些膾炙人口的元曲,就是蒙漢文化的融合。但毛澤東的那句:“一代天驕,只識彎弓射大雕。”道出了成吉思汗在文治方面的欠缺,也是元朝不超過百年歷史的癥結。文章的語言精美沉厚,思想深邃,啟人心智,令人回味無窮。拜讀老師佳作,大贊特贊!問好懷才老師、遙祝秋琪!吉祥如意!
          回復8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08-20 12:46:33
            謝謝如菊老師的美評!在文章里,我寫到,面對成吉思汗的雕塑,突然理解了毛澤東的那句詩詞。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差的就是文治之采。之前教書時,沿襲參考書的解釋,認為是反諷之語,謬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確,并非路上帶著書本,而是學習世界,閱讀世界。旅游是對庸常日子的暫別,因為熟稔的生活往往局限了我們的想象力和思考,走出去,就像如菊老師走到大洋那岸,眼界肯定比我的開闊啊,羨慕!遙握,問候秋祺,期待佳作,謹祝編創快樂!
          9 樓        文友:李湘莉        2023-08-20 13:55:44
            沒有寬泛的知識和渾厚的文化底蘊和超強的文字駕馭能力,是很難成就如此篇章的!讀罷此文,令人仿佛穿越了時空,觸摸到了歷史人物脈胳,感覺到了那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好文!大贊,我會再次品讀的!遙握問侯,謹祝秋祺!
          回復9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08-20 14:51:28
            謝謝湘莉老師的美評。寫成吉思汗這樣的英雄人物,著墨必須粗獷,下筆必須如犁地,開掘差深度才可以有所收獲。我是照著這個寫作原則去的,但筆力還是不行,只能寫到這個份了。遙握,假期工作過去,建議跑出去遛遛吧,問候秋祺,謹祝編創快樂!
          10 樓        文友:夕泠        2023-08-20 15:21:42
            懷才老師不遠千里,來到草原,是為朝圣一座山,更確切地說是朝圣一個時代的風云。感佩老師之才華,描寫如此精彩,不同于一般游記,有歷史的厚重感。值得反復讀。我讀了三遍,覺得還不過癮,依然寫不出讀后之感,因為文中每一字每一句都藏著學問。我們領略了可汗英雄的霸氣,也惋惜其文治的缺席。通過老師的筆,我們朝圣歷史。朝圣歷史,使人明智。欣賞老師非同凡響的筆墨。祝老師秋祺吉祥!
          回復10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08-20 15:42:48
            謝謝夕泠老師的美評。磨目了,讀了三遍,懷才惶恐了。小文只是我去霍林郭勒的目的地可汗山寫的記錄。我覺得,可能很多人描寫過這個風景,但作為歷史風景,必須也歷史情懷去欣賞,于是就多了一些思考。就我所知,我所在的膠東半島榮成,邊海爺爺元代的古墓,根據史料得知,在元代的后期,元兵是以班組為單位作為邊防力量,可以說武功廢弛了,一切都散架了。所以農民起義可以一舉而亡元。治國之道深,我只是有所感慨,說點不專業的話??赡苁撬伎冀o了這篇小文不一樣的動感吧,努力改變寫法,寫出精彩,是我們的一貫追求。夕泠老師的古韻和文章都很獨到,很喜歡。遙握,問候秋祺,謹祝在東籬創作收獲快樂和滿足。
          共 15 條 2 頁 首頁12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