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zrfd3"><span id="zrfd3"></span></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address id="zrfd3"><nobr id="zrfd3"><progress id="zrfd3"></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address id="zrfd3"></address>

          <noframes id="zrfd3"><form id="zrfd3"><th id="zrfd3"></th></form>
          江山文學網-原創小說-優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水上水下(散文)

          絕品 【東籬】水上水下(散文)


          作者:嵐亮 進士,10303.72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8106發表時間:2023-05-23 05:35:35

          【東籬】水上水下(散文)
             夢里尋她千百度,終于見到了傳說中那道會舞蹈的水。她像一位侗家少女的清澈眼眸,粼粼如夢,盈盈似幻,剛剛從暮色中綽綽約約地向我迎來,哪知一靠近,便載著花影、柳影、燈影緩緩而去了。那么矜持,那么清麗,那么婉約。
             盡管事先就對她充滿了期待,但還是驚艷得出乎人的意料。乍一相見,她就讓我恍然入夢了——在這個春天的黃昏,在黔東高原的這個水鄉澤國,在這個被人們譽為“中國威尼斯”的地方。
             水是清清的舞陽水,也叫?水。
             舞陽河是一條活潑的小青龍,源自苗嶺的垛丁山麓。她一路奔騰一路歌,跳下百條澗,穿過千道峽,沖開萬重山,逶迤五百多里水路至湖南,匯入沅江成為一條大青龍,然后漂過八百里洞庭湖,最后跟隨長江的腳步走向碧波萬頃的大海。這是一條激情澎湃而又多才多藝的河流。她不僅會歌唱,會作畫,而且還會跳舞。當流經鎮遠地域時,也許是受老天旨意,或許是被一方風土醉染,她把自己最浪漫、最美好的一面全然展示了出來,并以一個舞者的姿態,造就了峽奇水麗、風情獨具的舞陽河風景區,也催生了一座委婉的水城——鎮遠古鎮。
             在鎮遠,舞陽河古稱五溪,為古鎮的母親河,呈S形,自西向東,穿城而過,是一派“曲水兩岸城”“太極八卦圖”的景象。
             人人都說鎮遠是個遙遠的夢。然而,當我來到鎮遠的時候,卻看見了兩首宋代的詞。一首浮在水上,一首沉在水下。詞里都有豪放的山,婉約的水,曲折的深巷,塵封的老宅,古老的碼頭……意象悠悠,韻律悠悠,畫意亦悠悠。
             水上水下,一浮一沉。
             眼中的風景,原本源于一個世界,但因為有了沉浮,便形成了兩個迥然不同的時空。流水如歌,昨天之前的一切過往,都隨著斑駁的歷史沉到水下去了。時光之舟,滿載著今天之后的歲月,正從遠方向我們徐徐漂來。
             尋尋覓覓,覓覓尋尋。在鎮遠古鎮,誰能告訴我:沉于水下的,究竟都有些什么?浮在水上的,究竟又剩下些什么?!
            
             二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酒至微醺時,躑躅在衛城的水邊,望向隔岸的府城,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奇妙感和恍惚感。
             水色變了,原本翠碧澈透的一痕,變得斑斕陸離。燈火是一個沉默在闌珊處的神奇魔術師,它在眨眼之間,就可以改變黑暗的故事,也可以把一段清純的河流捯飭成一座海市蜃樓。水面變了,原本平靜得宛如一面鏡子,變得褶皺橫生,鼓蕩不休。晚風是一個活躍在天地間的情歌王子,它一旦亮開嗓子,就可以讓冷峻的石屏山回聲嘹亮,也可以讓靦腆的舞陽河心扉洞開。
             佇立在水鏡上面的古鎮也變了。從一座城變成了兩座。鏡上一座,鏡里一座。鏡中的城,在燈里;燈中的城,在水里。實在叫人難以分辨,這城到底是沉著的,還是浮著的。惟看見,兩座沉浮在水中的城池,皆由波浪生。沿水而立的,是那些依依亭亭、廊道回環、儀態萬方的樓閣,一串串、一溜溜的紅燈籠、黃燈籠,泛著明朝的色彩,透著清代的氣息,把那些早已沉入水下的故事又重新打撈了上來,還是那么鮮活,那么燦爛。河上有夜航的渡船,巨鯨般遨游在吊腳樓的屋檐上。水邊有人在朦朧中如水鳥般歌唱:“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陪伴我一路前行。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晚安我的鎮遠,晚安我的baby……”
             歌聲如水,流向了更加朦朧的地方。更加朦眬的地方,照樣燈火輝煌,多少年過去了,濤聲依舊,水生不息。古鎮的夜,水依舊,燈也依舊,只是在朦朧中漫步的人,不再如古。整座城市,所有風景,盡在朦朦朧朧中。
             那些在宋朝花雨中長大的垂柳,此刻在岸邊都坐成了一個個蓑笠漁翁。無數的柳條兒斜斜地鋪向水面,猶如釣魚的竿子,它們同時一拉竿,就將那座沉在水下的古城,像條活蹦亂跳的紅鯉魚一樣,又濕漉漉地鉤到面前。
             鎮遠,地處黔東武陵山區、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據史料記載,鎮遠從春秋開始即有建置,古稱“豎眼大田溪洞”,屬鬼方。從夏到商,世居著荊、梁二州的蠻夷,泛稱“荊蠻”,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貴州“四大古鎮”當之無愧的元老。
             說起鎮遠的前世與今生,就不得不提起一條現在已被人們遺忘了的古道——湘黔滇古驛道。這條古道,東起長沙,經邵陽、洪江、鎮遠、貴陽、昆明、大理,直至南亞及東南亞的緬甸、印度、泰國、老撾等國。這條古驛道的歷史,可溯至先秦時期,幾乎與鎮遠并駕齊驅?!妒酚洝分兴d的“莊蹻王滇”之路,說的就是這條驛道。作為一條貫通西南地區并集水陸于一體的交通要道,湘黔滇驛在古時就聞名遐邇,被史家譽為“西南絲綢之路”。而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的鎮遠更是首當其沖,聲名遠播,歷來就是一個兵家必爭、商家經略的咽喉關塞和重要驛站。
             現如今,留在這條古驛道上的馬蹤象跡和歌謠人聲,早已被荊棘荒草淹沒,不堪行走。但古鎮依然,記憶猶在。
             鎮遠的記憶是這樣告訴我的:在以水運為主要交通方式的古代,連接黔湘兩省的通道唯有“華山一條路”,那就是在崇山峻嶺間川流不息的舞陽河。中原內地和云貴高原的貨物輸送,人員的走動來往,都要沿長江過洞庭湖,溯沅江經舞陽河,一直到達鎮遠方能棄舟登岸,集散四方。說白了,自古以來,鎮遠就是一個西南地區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
             鎮遠是個水城??傄詾?,夢里的水鄉夢里的人,必定是悠閑地搖著他們的船,悠閑地釣著他們的魚,悠閑地過著他們逍遙自在、與世無爭的日子。誰能想到呢,史上的鎮遠卻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戰而名、因兵而商、因商而榮”的傳奇之城。
             “欲據滇楚,必占鎮遠”。
             1253年,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從云南進攻貴州,欲實現先破南宋黔東防線,繼而攻湖南奪臨安的戰略意圖。不料,兵至安夷(當時鎮遠還叫安夷)竟遭到當地軍民頑強抵抗。雙方血戰數月,蒙軍無功而返。宋帝趙昀聞奏大喜,特賜名“鎮遠”,意為鎮服遠來攻宋的蒙古大軍,并將其升格為鎮遠州。從此,鎮遠名揚天下,威震四方。于是,源源不斷的軍事輜重來了,五花八門的商品貨物來了,精明善算的“威尼斯商人”來了,蠻荒的鎮遠便旌旗獵獵,商賈云集,蝶變為西南地區的水陸大都會,也成了“中國的威尼斯”。
             明末清初,國內共有驛道三百多條,驛站達三千五百多個。而鎮遠,則是湘黔滇驛道上最為繁榮的一個驛站。據史料記載,當時貴州一省的稅收,其中有三分之一就來自鎮遠。在當地,古有諺語云:“鎮遠街,人擠人,挑窯罐的被撞破,挑桐油的擠不出城?!币谎缘辣M了當時之人氣。在城東的舞陽河上,至今仍屹立著一座飛架南北的風雨橋。此橋建于明代,名叫“祝圣橋”。橋上立有一座飛檐翹角的“狀元樓”,合抱粗的亭柱上寫著“掃凈五溪煙漢使浮槎撐斗出,辟開重驛路緬人騎象過橋來”。足見古鎮往昔之繁華。
             “曾是夜郎秦淮河,儼然清明河上圖”。
             鎮遠不是夢,也不是傳說,而是一個由歷史的濃墨重彩寫就的、沉浮在水下和水上的不朽傳奇。
            
             三
             霓虹閃爍,新柳依依。踏著清新的夜風,漫步至祝圣橋邊,發現白天遇到的一個風景不見了。
             那是一尊人像雕塑,高瘦的身材,紫銅色的臉,著靛藍色長衫,外套一件泛黃的小馬褂,烏發朿起,頂戴嵌玉小銀冠,左手執一煙筒,右手拿一算盤,是古代掌柜的打扮。他默默地坐在橋頭的石板上,一動不動。但凡是有人走到他身邊合完了影,他的眼睛就動了,隨之嘴巴也跟著動了起來,說“請付費”。是小錢,很有意思。有點商業氣息,這是古鎮為發展而選擇的一條路。有意趣,我很理解。
             現在,石板還在,雕塑不見了。他也沉到水里去了嗎?我把目光投向微波蕩漾的水,眼簾不再朦眬。我驚奇地發現,沉入水下的,不僅僅是橋,是城,還有那兩岸的山。所有的風景,都變成魚潛到水下去了。
             這時候,我的同伴們都到北岸的山上拍全景去了,他們都是樂山的仁者。我并非是一個智者,卻也樂水。山無言,水有聲。作為一個在人生長路奔波了一輩子的我,喜歡與上善柔美的水交朋友了。水,總是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此刻,我的感覺好極了,兩岸的山,就被我柔柔地踏在了腳下。
             水北的山,重巖疊嶂,面城這邊,石壁千仭,如屏如障,故名石屏山。據說,石屏山上,盤亙著一條長達四里許、清一色用青石砌成的“古長城”,始建于大明正德年間,至竣工前后共用了十幾年時間。這道古長城,猶如一條蒼龍碗蜒在石屏山之巔,每隔一段都置有供將士屯守的垛口和門洞。城墻踞北扼南,居高臨下,但凡南坡有任何動靜,哪怕是一絲風吹草動,皆一覽無遺,為戍衛鎮遠發揮了重要作用。除了古長城,山上還有一座由正殿、鐘樓、石拱券城堡構成的“四官殿”。正殿里面供奉著白起、王翦、廉頗、李牧等四位將軍的神像。這四位,均是戰國時期令敵軍聞風喪膽的無敵名將,但鎮遠人還嫌不夠給力,又請來了龍虎玄壇的趙元帥和日月神像,分供于東稍間和西稍間,以壯軍威,固其城池。
             我想,就憑此等陣仗,甭說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了,就算是托塔天王領著天兵天將前來攻打,亦是“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巍然不動”。石屏山我沒爬過,但對它有過久久的仰望。時間過了那么久,那條古長城是否仍然固若金湯?還是成為了一處被青苔野草覆蓋的廢墟?不知道。四官殿內的神像是否風采依舊?龍虎玄壇的香火是否還像從前那樣旺盛?也不知道。
             南面的山,叫中河山。此山我在日落之前已經走過。我來得太遲了,比我的腳印留下更早的,是王陽明、張三豐、林則徐、馮玉祥、李烈鈞等古人。中河山上有處久負盛名的名勝,叫青龍洞。我上去戰戰兢兢地走了一下,并不見青龍,惟見兩石洞,一曰青龍洞,一曰中元洞。再者,就是那一片懸掛在懸崖峭壁上古建筑群了。
             這是一個集道、儒、佛三種宗教于一體的寺廟群。它背靠青山,面臨碧水,沿壁臨空,樓閣重重,廟宇疊疊,雕梁畫棟,飛檐翹角,置身于此,如入洞天仙境一般。立于山下朝上望,但見那些形態各異的重樓危殿、老廟古剎,像凌空飛貼在峭壁上一樣,讓人觸目驚心。來到山上朝下看,只覺人在云里,霧在腳下,一水兩城,在身下很深很深的地方,令人驚魂失魄。
             一到景區入口處,就遇上了一座清幽古樸的建筑,叫中元禪院,也叫中元洞。這里有三個看點:一是它的山門,由兩塊巨石斜搭而成的;二是長在前院的那棵“月月桂”,至今尚未有專家能確其種屬,甚是神奇;三是那座建在崖體上的“獨柱亭”,其基礎居然僅是一根獨柱,是金雞獨立的模樣。洞在哪里?就在上面。拾級而上十幾步,便見到它了。洞是溶洞,并不是很深,卻是異常幽暗,我有點失望。導游說,你千萬別小瞧了它,這里就是張三豐修仙的地方,你瞧,那些當年張三豐用過的東西都還在呢。
             我一看,樂了,張三豐居然睡的是石床,穿的是石鞋,撐的是石傘。我本來也是渴望自己能夠成仙的,但看了這些,心就涼了。石床咬咬牙勉強可以接受,可那石鞋和石傘,可是凡人難以承受了。
             過紫陽洞不入,過青龍洞只瞟了一眼。兩轉三轉,就到了“萬壽宮”。這時,我的眼睛都看直了,此宮竟又稱“江西會館”。據我所知,但凡是被稱為會館者,皆是商會的所在,如“浙江會館”“徽州會館”“廣東會館”等等。會館應該處于街頭鬧市啊,它咋會擠到這廟觀的叢林中來呢?遂問導游。導游是個小姑娘,其實是一個深藏不露的名導,她用銀鈴般的聲音告訴我:青龍洞的建筑是由儒、釋、道、商等多種文化互相滲透凝聚而成的古建筑群,它既是一種獨特的建筑文化,也是一種開放交融而又和諧共處的文化勝地,更是一種“出世與入世之間,世俗與脫俗之間,宗教與商家之間”的有機契合,乃鎮遠地方文化之核心……
             萬壽宮里,有一個藻井華麗、雕刻細膩、古色古香的戲臺。戲臺上那些楹聯甚是耐人尋味。中堂上寫著“舞臺小天地,天地大舞臺”。戲臺左右前柱寫著“不點不經,格外文章圈外句;半真半假,水中明月鏡中花”。在我看來,前者富有生活的哲理,而后者,則深含了從商的真諦。我還是不敢狂言,就請列位自己去琢磨感悟吧。
             青龍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它由36座單體建筑組成,為江南漢地建筑與西南少數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結合的絕妙典范,有“西南懸空寺”之稱。不知者,往往不以為然匆匆過,知其者,便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了。
             “危樓高構山之巔,?水微茫掛檻前。憑欄未敢多立時,生恐凌風便上天”。
             在這個美好的春夜里,此時它已化為青龍沉到水下睡覺去了。與它一起下沉的,還有我孤獨的影子。待天明它又會變作蜃樓浮出水面,盤踞在中河山的山腰間了。
            
             四
             走過長長的風雨橋,我的影子開始在舊府城的巷道上躊躇。如果說,衛城是鎮遠的臂膀,舞陽河是鎮遠的靈魂,那么,府城就是鎮遠的心臟了。

          共 7350 字 2 頁 首頁12
          轉到
          【編者按】作者前不久去了一趟貴州,真是滿載而歸。這一系列的游記美文,亮了江山,紅了東籬,飽了許多讀者的眼福,給特色貴州增色添彩。我估計只要是看了老師文章的外地讀者,都會有要去親自見證一下的沖動。鎮遠古城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這是被人們譽為“中國威尼斯”的地方。這篇游記開篇就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八纤隆?,一語雙關,給人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古鎮的母親河——舞陽河,像一條青龍,成s型,穿城而過,一派“曲水兩岸城”“太極八卦圖”的景象。古鎮的歷史有一些已沉入水中,由專人考證仔細捕撈,有一些仍浮在水上給人們視覺驚艷。作為貴州“四大古鎮”元老級別的鎮遠古城的前世今生,作者了解比較透徹。被人們遺忘的湘黔滇古驛道,它的歷史可溯至先秦時期,幾乎與古鎮齊驅。它東起長沙,直至南亞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被史學家譽為“西南絲綢之路”,是兵家必爭、商家經略的咽喉關塞和重要驛站。此驛道的現今荒草萋萋,不堪行走,古鎮依在記憶猶在。鎮遠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戰而名,因兵而商,因商而榮”的傳奇之城,是由歷史的濃墨重彩寫就、沉浮在水下與水上的不朽傳奇。夜晚沉到水里的風景,豈止只有白天現身夜晚潛水的人像雕塑,還有橋有城有兩岸的山?!拔摇钡耐闃飞?,去拍全景,“我”卻樂水,感覺美滋滋。這里的山重巖疊嶂,石壁千仞,用青石砌成的“古長城”長達四里多。又是山又是洞還有寺廟群,驚奇的是,萬壽宮居然稱“江西會館”。鎮遠古城水多柳多橋多寺多牌坊多,市也多,還有“六牌十巷”“歪門邪道”的說法,可見鎮遠的風水玄學很不一般。作者同時也發現,在這個水城,流水絕非只有單一的舞陽河,盡管古老的碼頭大多冷落,但曾經也是帆去帆歸,人來人往。作為游客的作者生出淡淡的憂傷,感慨孤獨的自己只是個匆匆的過客,終究會成為過去,就與這鎮遠古城一樣。一篇非常優美的游記散文。全篇都有一根主繩牽著,不偏不倚,形散神聚。古鎮的白天如水上,夜晚如水下;現在如水上,過去如水下,人在岸上,心在水底。作者信手拈來、清新脫俗的文章,字字珠璣,句句經典,沿途除了有自己深深的感受,還有自己發自肺腑的情感表達,文章的畫面感很足,有很高的藝術性和很強感染力,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非凡的語言表達能力,令人欽佩。大美之作,請各文友快來跟著作者的文筆一同欣賞一同領悟吧!【東籬編輯:紅花草】【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305230004】【江山編輯部?絕品推薦20230705第0031號】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紅花草        2023-05-23 05:46:58
            我篇非常優美的游記散文,水上水下,一語雙關。全篇文章由一條主線連著,形散而神聚,字字珠璣,句句經典,有很強的畫面感、很高的藝術性、很深的影響力。美文佳作,超贊,向老師學習,祝老師夏祺!
          回復1 樓        文友:嵐亮        2023-05-23 09:33:10
            紅花草老師好!拙作有點長,讓人辛苦了,不勝感激。按語很好,像舞陽河一樣叫我喜歡。鎮遠是一部厚重的長卷,我僅是讀了幾頁而已。再次感謝,遙祝夏祺!
          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3-05-23 07:30:06
            本不該沒有吃飯就跟著嵐亮這個游俠去貴州鎮遠,而且還鉆進了水舞的世界,這是怎么了?是被這個“水上水下”的精彩世界征服了!字由心出,情動于景,文章里的“我”本身就是一道跳躍的音符,隨著鎮遠古鎮的上上下下的水起舞。這是一種“有我”而又“忘我”的功夫,也是物我同化的境界。嵐亮老師對風景的悟性,讓我莫及,莫及!我喜歡跟著你的腳步,哪怕被你拖著很疲累,也要跟隨,為什么?一個智者的身影,永遠是源泉一般,汩汩流出的不是水,是靈感。我本很俗,讀了這篇,仿佛覺得也成仙得道了,石床石傘石鞋,我都想試試?可惜嵐亮不試,懷才也膽怯了。文章繁簡有度,精心布局,用情表現,實在是如了佳境,就說羅列的那些名字,就很美,一般寫法為避免枯燥可能就略過,但嵐亮老師的筆下將其織錦,似珠璣,如貝殼,穿起來,我想套在脖頸上。醉人的游記,去貴州,如果成行,我先往鎮遠。謝謝嵐亮老師帶來這么精彩的文章,遙握,繼續期待佳作,問候夏祺,謹祝嵐亮老師筆健文豐,創作得意!
          懷才抱器
          回復2 樓        文友:嵐亮        2023-05-23 09:47:38
            大哥好!你的精妙點評和熱情鼓勵,是我寫作的強大動力。此文,是我寫得最苦最難的一次,如果不是你老是催我“鎮遠鎮遠”的話,我幾乎放棄了。因為,在我之前,我的文友小豬她爸已寫了《舞陽河畔》,他寫太好了,把我給鎮住了。文章說長也短,我居然寫了四天,第一天沒寫一字,整整想了一天,才找到了文章的切口。鎮遠像詩、像畫、像夢,給人的感覺既清新又朦朧,既古老又童年,建議大哥抽空去看看。謝謝肯定和美言,謹祝夏祺!
          3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3-05-23 08:27:59
            老師的水上水下,開篇就給文章布了一個清晰而詩意的局,讀起來一片開闊,賞心悅目,既懷水下古,也喜水上城,更愛舞陽河。這篇游記,運筆肆意縱橫,詳略天然得體,發乎于景,情無盡頭,非一般功力能為。感佩老師才情橫溢,拜讀學習美文大作,順祝夏安、筆豐!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3 樓        文友:嵐亮        2023-05-23 09:52:05
            韓格拉圖老師好!你的留言真的詩意滿滿。鎮遠是一首歌,我真想用詩一般的語言來歌唱她,但筆力有限,只能如此了。衷心感謝,謹祝夏祺!
          4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3-05-23 09:15:09
            太棒了。嵐亮老師寫鎮遠選擇水上水下這樣一個極富詩意的切口,娓娓道來,情景交融,達到很高的藝術水準。拜讀,學習。我寫《舞陽河畔》,老師寫《水上水下》,一條舞陽河被寫全了。哈哈。
          一本正經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回復4 樓        文友:嵐亮        2023-05-23 10:00:28
            老朱兄好!細想這次貴州行,有三個地方我們是擦肩而過了,鎮遠、小七孔和西江苗寨。你說咱們來個同題作文,我思考了一下,要寫也只能是寫鎮遠古鎮。因為響水河我已寫過,千戶苗寨的美令我卻步。今天,總算了了心愿,欣慰了。十分感謝,遙祝夏祺!
          5 樓        文友:羅蓮香        2023-05-23 10:19:48
            亮哥的此文堪稱絕美之作!水上水下,以這樣的角度來寫鎮遠,真是構思奇特,曼妙絕倫。讀著讀著,我竟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在夢里,究竟是東方威尼斯還是海市蜃樓?如此撲朔迷離,如此斑斕多姿,令人心緒飄搖,如癡如醉。作者以汪洋恣肆的筆觸,以綺麗豐盛的想象駕馭此文,敘述鎮遠的前世今生,那么深厚的歷史底蘊,那么豐盛的人文風景,沉在水底,又浮出水面。“古鎮的白天如水上,夜晚如水下;現在如水上,過去如水下;人在岸上,心在水底。”這樣的文字,真令人遐思翩然。這里被史學家譽為“西南絲綢之路”,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薈萃之所,這里水多橋多柳多寺多牌坊多,故事也多。“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作者想起了那首詞,多么應景,引發萬千思緒,情難自抑。這樣的古鎮,這樣的水城,惹得文人雅士情懷澎湃,飛揚出裹挾溫度的水靈靈的文字,可見作者是樂在其中,醉在其中,情韻所至,筆力流瀉,似瀑布,似溪水,高唱低吟,豪邁婉約,兼容并蓄,這份情感是行云流水文字潺潺而出的原動力。該文筆觸靈動,字字纖巧飄逸,又不失沉厚古典之美,讀來渾然天成,仿若淋了一場宋時雨,披了一身漢時月,古風雅韻漫溢,又富現代文的雅致從容之感。盛贊才情,問候亮哥,創作辛苦了,謹祝夏祺萬順!
          回復5 樓        文友:嵐亮        2023-05-23 14:17:38
            香香妹子好!上次貴州行,十天時間一共到過十一個地方,有兩個地方沒有寫,一個前些年就已經寫了了,一個到現在還不知怎么寫,隨著這篇文章的開爐,“貴州行也就劃上句號了。鎮遠之美,在于它的水,在于它的城,在于它的獨特的文化,在于它的傳奇性,也在于它童心般的古老。寫這篇文字的時候,我努力把自己的沉入舞陽河里去,浸入那斑斕的夜色中,始終保持著寧靜的心態,試圖盡量把她寫得婉約些,但結果還是寫成了這樣。你的雅評精彩絕倫,多謝了,祝早日康復,幸福吉祥!
          6 樓        文友:白玄        2023-05-23 10:38:07
            水上水下,簡明醒目,含意深刻。水上是新舊交替的古鎮蜃樓,水下是遠去縹緲的故事傳說,別樣的風景,別樣的心情,獨特的體驗,震驚的耳目,詩情畫意,盡在其中。構思新穎,視角獨特,描寫優美,聯想豐富,風光旖旎,底蘊深厚,新鮮活潑。問候作者,拜讀欣賞。
          回復6 樓        文友:嵐亮        2023-05-23 14:20:52
            白玄老師好!一篇小小的文字,能得到你的認可和點評,榮幸之至。多謝了,謹祝夏祺!
          7 樓        文友:白玄        2023-05-23 10:42:17
            空手出門,滿載而歸。有時間多出去走走,捕捉詩情畫意,靈感就來找您,佳作就會源源不斷從您筆下汩汩而來。祝夏祺如意,創作快樂!
          回復7 樓        文友:嵐亮        2023-05-23 14:22:01
            是啊,老大不小的人了,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再次感謝!
          8 樓        文友:琳達如菊        2023-05-23 11:29:20
            亮哥的這篇《水上水下》,美輪美奐,美的令人心醉!鎮遠古鎮歷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留下了很多歷史遺跡,比如亮哥筆下那些古寺,牌坊、街巷,古宅、戲臺等,亮哥以生花的妙筆,獨特的審美,以水上水下,寫盡了鎮遠古鎮的前世與今生,兩個時空時而融合,時而交替,給人一種如夢似幻般的美感,寫的搖曳生姿,精彩紛呈,讓人嘆為觀止!構思之奇絕,文筆之精妙、令人嘆服!拜讀學習,大贊特贊!問好亮哥,遙祝一切安好!萬事順意!
          回復8 樓        文友:嵐亮        2023-05-23 14:27:58
            琳達妹子好!以前的鎮遠,人稱夜郎古國秦淮河,黔東清明河上圖,無比的繁榮。如今的鎮遠,仍然古風如舊,浪漫依然,讓人留戀忘返。我想,如果你來寫就好了,肯定會比我寫得細膩、婉約、詩意得多。多謝雅評,謹祝夏祺!
          9 樓        文友:東風第一枝        2023-05-23 12:46:21
            嵐亮老師的一篇《水上水下》,寫的洋洋灑灑,精彩絕倫!讀來大開眼界大漲知識蕩開胸襟!嵐亮老師為鎮遠這座古城增色再揚名了??!學習欣賞!
          回復9 樓        文友:嵐亮        2023-05-23 14:31:02
            東風第一枝老師好!多謝你的雅評和鼓勵,鎮遠是一個值得信任的地方,老師可以到那賦詩一首。再次感謝,遙祝夏祺!
          10 樓        文友:楓樺        2023-05-23 12:49:44
            舞陽河的美麗就在于人文景觀的美麗。??!相輔相成的襯托,人因水而清秀,水因人而高潔。名副其實的“水上威尼斯”,在老師的筆下熠熠生輝!精美的游記把這里的山山水水都帶活了,跟隨老師的腳步,去暢游,是一件何等酣暢淋漓的事情??!拜讀老師的好文!
          回復10 樓        文友:嵐亮        2023-05-23 14:35:35
            楓樺兄弟好!你說得太對了,舞陽河不僅水美,她兩岸同胞人文,則更美,而且還是獨美和絕美。悄悄告訴你一下,那里的酸湯魚加豆腐腦特別好吃,啥時兄弟不妨去嘗嘗。多謝雅評,謹祝夏祺!
          共 21 條 3 頁 首頁123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