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愛】歲月剝離的老土墻(散文)
經不住歲月的侵蝕,村莊老去,卻繁衍出新的村莊。在人們不知不覺間,那些陳舊的土坯房,早已成為歷史的記憶,隨之呈現在眼前的,是鋼筋混凝土、青磚紅瓦,排排高大明亮的房舍,一派欣欣向榮。
在村莊里,卻有一堵墻,一堵生在雜草樹木中的老土墻。在周圍現代氣息的襯托下,它是那么的古老,又是那么的不入流。很多人都嫌棄它,要把它早點拆掉。它嚴重影響了村莊的形象,成為建設新農村不利的典型,也成了村支書金盛的一塊心病。
風吹過,雜草樹木搖曳,老院墻堅挺屹立其中,斑駁的墻體,生滿了歲月的裂紋,仿佛一個老人,在看待身邊的孩子。那些雜草樹木,陪伴著它,度過無數的春夏秋冬。一年年,就此度過,卻從未感到寂寞。只是,它會時?;匚哆^去的歲月。
河邊,一群光著膀子的漢子,在毒辣的陽光下,揮汗如雨,翻飛的鋤頭,帶著土腥味的新鮮泥土,在沉睡中攪醒。一個漢子提了河水,倒進泥土里,撒上麥秸。幾個漢子挽起褲腿,跳進去,用力踩著。那些泥土伴著麥秸,經過千踩萬踏,不斷攪拌,就和成了柔軟的泥巴。皮膚被曬得黝黑錚亮的漢子,雙腳叉開,雙臂用力,鐵鍬一揮,便鏟起一灘泥巴,反手丟進王老漢的模子里。
王老漢是村里脫坯蓋房的好手,只有他脫的土坯平整光滑,還結實耐用。只見他一手握著泥板,一手提著模子上的繩子,大腳丫子把模子里的泥巴踩實撫平,力道適中,不偏不歪,恰到好處。踩上幾腳后,再彎身用泥板抹平,雙手抖抖繩子,慢慢用力,然后再一提,模子下邊就出現一塊整整齊齊的方坯。然后緊挨著土坯,把模子放下,拿泥板順勢一刮模子上殘留的泥巴,伸直了腰身。早就在一邊的漢子,不等他歪頭提示,順手翻轉掀把,一團和好的泥巴,瞬間丟進模子里,不偏不斜。王老漢就又開始他那套熟練的動作。他們配合默契,干凈麻利,有條不紊。很快,那些脫好的土坯,便布滿了河沿,一排排,一片片。
脫好的土坯,經過日頭的暴曬,干熱的風吹,慢慢變干,顏色由深變淺。等到土坯半干的時候,貼著土地的一面,就很難干透。蓋房子的一家人,和前來幫忙的村民一起,把土坯一塊塊摞起來,中間留著空隙,能夠讓土坯透氣。
等到土坯徹底干透后,村里的那些漢子,又成了蓋房子的人。在王老漢的指揮下,一塊塊土坯在地基上壘砌,經過漢子們幾天的辛苦勞動,王老漢認真驗收合格后,一座房子終于落成,讓它的主人欣喜,讓修蓋它的人自豪。沒有人是為了工錢,村里也沒有那個說道,村里修房蓋屋,都是全村自發的義務勞動。趕上富裕點的人家,會管頓飯,一鍋白菜粉條,一鍋窩窩頭,成了鄉親們最美的飯食。遇到很窮的人家,幫忙的漢子們,不忍心在主家吃飯,都回自己家填飽肚子,不用招呼,又回到工地,挽起袖子干活。這就是樸實的村民,雖然貧窮,卻是淳樸善良。
新房子剛落成,土墻才誕生,抹上的泥巴還沒有干透,身上還散發著土腥味。早已等待的主人,沒等房子干透,就歡天喜地的般了進去。土墻為主人擋風避雨,歷經風霜和歲月侵蝕,也盡職盡責,無怨無悔。它感受到一家人的溫馨幸福,這就是它的歷史使命。
土墻見證了年輕主人四叔,迎娶來的新娘四嬸的幸福時刻;也見到了女主人四嬸子產下可愛的小寶寶三弟后的美滿幸福;更是經歷了與老主人五爺爺的生離死別,看著他在炕上咽下最后一口氣。主人的喜怒哀樂,也讓土墻感受到了人間的悲歡離合。
歲月在不知不覺間,不停地溜走,當年的小寶寶,已經成為大人,但是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四叔和四嬸子商量:要不咱們把這房子扒了,重新蓋一座磚瓦到頂的新房子。兒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這房子太破舊,恐怕人家女孩嫌棄。主人的談話,讓土墻膽戰心驚,這是主人決定把他們住了多年的老房子扒掉。幾十年的相伴,已經有了感情,土墻的生命,已經和主人的喜怒哀樂聯系在一起。
土墻在恐懼中煎熬等待的時候,四叔卻突然病倒了,經過檢查,確診肝癌晚期。一個家庭,就這樣沉入了深淵,頂梁柱倒了,房子就會塌陷。在城里打工的三弟回來,帶上家里準備翻蓋新房的所有積蓄,陪四叔去了腫瘤醫院。不久,四叔的病情沒有好轉,錢卻花光。沒有辦法,三弟只好回到村里借。四叔一輩子忠厚老實,鄉親們紛紛伸出援手,但村民們的捐款,在如同流水的治療費面前,只是杯水車薪。無助的三弟,攔不住倔強的四叔,出院回家。四叔說:即使死,也要死在自己的老屋里。
幾個月后,四叔死了,被鄉親們抬出了老屋,抬出了院子,最后埋進了東坡的黃土里。四叔走完了他的一生,身后只給兒子留下一座老屋,和一腚的窟窿。雖然樸實的鄉親們不會上門要賬,可三弟卻記在心里。把四叔的喪葬辦完,三弟再次踏上城際客車,他心里那本賬,在催促著他,要盡快掙錢。
土墻最后看到三弟離去,是幾年以后。那時,三弟終于把債務還清,并且在城里娶妻生子。他沒有忘本,給村里幫助過的人家還上欠下的賬,給每一位鄉親鞠躬致謝。四嬸子老了,常年的勞累,把四嬸子的身體也壓垮。由于多年的腰椎疾病折磨,四嬸子的背早早地駝了,弓著的身子,就像個離開水的大蝦米。在三弟和鄉親們的極力勸說下,四嬸子總算同意去城里居住。
四嬸子看看自己的老屋,真是舍不得,她用袖子擦擦眼角的淚水,在三弟兩口子的催促下,戀戀不舍地走向村外。一陣風吹過,房頂上的干草發出嗚嗚的聲音,老屋在哭泣。
沒有人居住的老屋,經不住風霜雪雨的侵蝕,在一個暴雨如注的夜里,房頂塌了。失去房頂的保護,更經不住風雨的沖刷,幾段房墻倒下,只留下一段土墻,在荒涼中堅守。土墻在雨中流淚,在風中呼嚎,它孤獨,它悲傷,它在夢中思念著過去的榮光。
土墻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在土墻上爬上爬下,在空洞的墻基之間玩捉迷藏,過家家。土墻感受到了一絲生機,它不再寂寞。仿佛它又回到了以前,一家人其樂融融。四叔逗三弟在院子里玩耍,在床上咯吱三弟的癢癢窩;三弟在煤油燈下寫作業,四嬸子在炕上盤著腿納鞋底,四叔卷起旱煙葉,抽一口,被嗆得咳嗽不斷。一切都成為過去,一切又仿佛在眼前。
支書金盛,圍著土墻轉圈圈,他對土墻充滿了厭惡,干凈整潔的村莊,因為有了這段土墻,就成了村里唯一的陋點。鎮上幾次評選衛生文明村,都是因為這堵老墻,村莊沒有達標。多少次,他鼓起勇氣,想把這段土墻推倒拉走??蓻]有三弟的允許,他不敢貿然行動,畢竟這是有主人的宅基地,盡管宅基地上只有一段土墻,可這也是有產權的地方,他不能違規,更不能違法,他也不想把自己的烏紗丟掉。聽說這幾年,三弟在城里開了一家公司,混得風生水起。如果不經三弟同意,強行拆除,誰都說不準,他這比芝麻粒還小的村官,極有可能會在陰溝里翻船。
三弟不同意把老院墻拆除,還有一層原因。其實,他不是為了將來村里拆遷,能夠獲得政府補償款,或者分到一套房子,他開著公司也不缺錢,主要是他和村支書金盛還有些過節。三弟和金盛是前后鄰居,金盛是老支書的兒子。金盛繼承父業,爺倆干了幾十年的村領導,在村里成了說一不二的家族。三弟看不慣金盛父子倆的趾高氣揚,更是對他們懷著怨恨。
三弟和金盛,年齡相仿,從小一起長大,算是玩伴。但由于三弟家一直都很窮,從小就穿得破破爛爛,和金盛家的闊綽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三弟從小就勤奮,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而金盛卻從小調皮搗蛋,學習成績經常不及格。
他們一直讀到初中都是同班同學,在升高中的時候,老師公布升學名單,一向學習成績優異的三弟,榜上無名。這讓三弟既沮喪又氣憤,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個名堂。老實木訥的四叔,從來不爭不論,說考不上就在家種地,咱們家多少輩子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不是也照樣過?
土墻看著三弟趴在床上哭。天空下起了雨,淋濕了屋頂。雨水順著屋檐流下,淋濕了土墻,泥水就像土墻的眼淚,渾濁而又冰冷。土墻不明白三弟的痛苦,但知道三弟很少哭,知道三弟是個堅強的孩子。只有四嬸理解兒子,從小懂事的三弟,認真刻苦,上學從未遲到,成績都是前幾名,那幾張獎狀,都被四嬸掛到正堂的墻上。三弟放學后要替父母干家務,幫助父母干農活,從小就懂得替父母分擔。
三弟在家務農,和四叔一起早起晚歸,露珠打濕鞋子褲腿,日頭曬黑了臉龐。春耕夏播,秋收冬藏,在辛苦勞作的日子里,三弟長成一個棒小伙。那年縣里征兵,三弟踴躍報名。但最后卻沒有被錄取。此時高考落榜在家閑逛的金盛,接替父親當上村支書,在村里請客,大擺宴席,也邀請了三弟,三弟此時心堵,沒有去,蒙著被子苦思冥想。
三弟其它條件都合格,可還是沒有通過,他想,也許是支書金盛搗鬼,這次當兵不成,可能是家庭政審,村里沒有通過。三弟越想越氣,拿起鐵鍬就要找金盛算賬,被四叔拉?。菏虑橐苍S不是你想得那么壞,想當兵的人太多了,僧多粥少,被刷下來也是正常。話雖如此,可三弟心里卻落下了病根。
今年春節后,我去城里,去看望四嬸子,在那里遇到了王老師。老師干了半輩子民辦教師,后來教育系統整改,只有高中文憑的王老師被教委辭退,現在在一家工廠做門衛,工作也算輕松。這次是來城里閨女家,也順道來看看四嬸子。在聊起過去的事情時,也說起了村里的情況。我說:“三弟,你家的那堵土墻,成了村里唯一的土木建筑,成了老古董。也讓咱們村成了新農村的落后典型?!?br />
三弟說:“就不讓金盛拆,我就當這個釘子戶,誰讓他頂替我上學,我參軍也給擋下。他從小就不如我優秀,每次都是抄我的作業。他根本考不上,肯定是借他父親老支書是關系,頂替的我。那次我參軍,身體各項條件都沒有問題,卻沒有去成,這不是金盛搗鬼還能是什么?我就是為了這口氣,所以我就不拆,看他能怎么樣!”
“參軍村里說了不算,縣人武部都是按照預選人員層層篩選,非常嚴格,不是你想象的那樣?,F在的大學生畢業都不好找工作,競爭壓力大。但當兵入伍,工作就有保證,國家出了新政策,不讓我們的子弟兵流血再流淚,對復員的老兵安排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報名參軍的人擠破頭,僧多粥少,身體條件好的不止你一個,大部分不是也被刷下來了?再說你的學歷不夠,現在的兵源要看文憑,因為現代戰爭,科技才是第一位。當年我是不是去你家動員你再復讀了?”
那次家訪,土墻看得清楚,王老師臉上帶著期望,暖心的話語說了半籮筐,大道理說了一大堆。只有上學,才是最有希望的,不能讓孩子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沒有什么比知識更重要。王老師非常欣賞三弟的進取心,對這個學生是非常愛惜的。這次落榜,太出乎大家的預料,他要說服四叔,讓三弟繼續讀書,以后肯定會有出息。
可是倔強的四叔,腦子不轉彎,心里只想著他的一畝三分地。幾代人都是務農,也沒有比村里人低多少。他只認準一個理兒,考不上就是老天注定,再學也沒有用。在家種地,以后給兒子娶妻生子,一家人其樂融融,這就是他的最大理想。王老師非常失望,搖著頭走了。剩下唉聲嘆氣的四嬸,一口一口抽著旱煙的四叔,還有滿眼淚水的三弟。一陣寒風吹過,老土墻打了一個寒戰,風吹得瓦片嗚嗚直響。
“那時我真該堅持一下,啥事都依從老頭子慣了,那時我也是非常想讓三兒去復讀的,只是沒有堅持,唉!現在說啥也晚了?!?四嬸懊悔地唉聲嘆氣。
王老師抽了口煙,又接著話茬說:“至于那次考試,你沒有考上高中,我也非常納悶,你是我最喜歡的學生,品學兼優,考不上,我很著急,就去縣一中,找到李校長問情況。李校長說他看過試卷,金盛確實是真的考上的,你只差了2分,非??上?。金盛的分數,也只高出錄取線幾分,這也許是天意,金盛平時不好好學,可考試卻超常發揮,考得好了一些?!?br />
三弟的臉上白一陣紅一陣,低著頭,搓著手,不知道說什么好。最后低聲嘟囔道:“都是我不好,這么多年,我一直都把那些不如意,所有的怨恨放在金盛的身上,一直都走不出這個圈?!?br />
四嬸子這時候說:“你這孩子原來是為了這,那就是你不對了,心胸狹隘。咱們家那座老房子,就是金盛他爹在村里號召鄉親們幫忙修蓋的,咱們家窮,是人家老支書替咱管的飯。在你爹病危的時候,金盛也是積極號召村里捐款,并拿出自己的一萬塊錢,村里數他捐款最多,當時他還千叮嚀萬囑咐,不讓我告訴你。后來你有錢了,我告訴你了,你還說是人家貪污的,不領情,你這良心讓狗吃了嗎?”
陽光透過玻璃,照進了房間,照亮了家具,光芒從地板上反射到茶幾上,發出五彩的顏色。我看到對面的樓頂上,飄過一朵白云,把藍天襯托得更加深邃。幾只小鳥互相追逐,飛向了蔚藍的天空。
三弟第二天就回到村里,鄉親們都和他點頭微笑。而那堵老墻,歷經無數的風雨,看著村莊的興衰變化,也看著一個家庭的生老病死,新舊交替?,F在,它終于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那堵見證了人間溫情的老墻,轟然倒下,連同它身邊的草木塵土,將被清除,這里將建起一座健身娛樂的小廣場,所有費用,全部由三弟捐助。三弟和支書金盛,肩并肩,一起站在土墻的遺址前,眼前仿佛小橋流水,繁花似錦,一派美麗的鄉村風光。他們的臉上泛起燦爛的笑容。古樸的村莊,因為老墻倒下,從新煥發出勃勃生機,一片美麗的景色,到處鮮花盛開,姹紫千紅,像極了一幅賞心悅目的山水畫。
但老墻的倒,在社長的筆下,卻有了非同凡響的意義。倒下,是為了更好的前景與幸福。
這篇文,開篇尋常,卻在中途出現轉折。
誤會解除,新時代與舊生活之間的交接,如此美好又充滿生機。
好作品,問候社長!

作品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具有正能量。
佳作欣賞學習點贊,向社長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