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點】余味無窮的啟迪(散文)
10月19日,我有幸參加廣安區作協舉辦的中篇小說《獨占鰲頭》改稿會,獲得了余味無窮的啟迪。
這次改稿會,由省作協會員、廣安區作協主席李逢忠主持,中國作協會員、省作協會員、市作家協會主席邱秋,省作協會員、市作協副主席、鄰水作協副主席馮宗凡,省作協會員、市作協副主席、武勝作協主席高其友,省作協會會員莫為、陳智敏、涂加,市作協副秘書長、前鋒作協主席宋小平,市作協會員夏孟玨、曹文芳、戴其林等受邀參加會議。
改稿會上,作者戴其林介紹了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文化自信,充分展示廣安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果,以石筍鎮鰲山村為背景創作中篇小說《獨占鰲頭》的經歷。
邱秋主席客觀、公正、坦率地肯定了中篇小說《獨占鰲頭》創作的成績,對22個章節逐一進行點評,借用《水滸傳》逼108將上梁山,在“逼”字上做足文章;賞析以及省內著名作家的優秀作品;列舉農村題材的小說《艷陽天》,僅有10天的事,作者一環緊扣一環故事講述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讓讀者愛不釋手。同時,他還結合自己創作電視劇本《少年鄧小平》的實踐,在創作前做的準備工作,收集了廣泛的創作素材,并將每個人物及性格特征,專用一個本子備注,隨時對照,小平同志的父親之所以送他出國深造,因為他也是博學多才,才有此遠見卓識,沒有小平同志出國深造,就沒有他未來的成就。他又從小說創作藝術的角度,把創作小說當成講好精彩的故事。并結合在農村采風所見所聞,就如何將筆尖用在謳歌第一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嘔心瀝血地帶領班子成員擼起袖子加油干,迎合時代的主旋律,踐行農村社會發展的新理念,拓展精準扶貧的新篇章,而不是把主要人物當成一個串臺聽故事的角色,把像珍珠般的故事連接在一條主線上,要提煉謳歌主人鮮明的個性,掌握技巧提煉對話語言,創作出精美的精準扶貧故事,吸引讀者的胃口。
省作協會員、市作協副主席、鄰水作協副主席馮宗凡指出,《獨占鰲頭》一些情節首尾沒有連貫的問題,側重指出修改的方向,圍繞創作小說如何挖坑與填坑精辟地講述了一些寶貴的經驗。
參加改稿會的作家們,還對小說一些故事情節有悖精準扶貧的政策規定、情節違背社會倫理,以及作品如何以精準扶貧為主線,用脫穎而出的招術,既要有接地氣的貧窮,又要有現代思維描繪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見。鼓勵作者把小說創作與現實工作、生活、信息時代接軌,突出通過信息時代主新潮流;在刻畫人物的鮮明性格下功夫,要謳歌第一書記的領導藝術,駕馭能力,以及與時代接軌發展農村經濟的新理念。謳歌如何用好第一書記的權力,與村班子成員融為一體,問診把脈貧困原因,破解精準扶貧難關,走出一條不拘一格的發展農村經濟之路;在創作方式上要把口水話提煉成通俗易懂的農民語言,把生硬的詞匯提煉成優美的小說用語,讓閱讀者享受讀散文和講傳奇故事的美感。要修改創作提綱,確立故事線條,多少章節,每個章節多字,故事合理布局,鋪墊的故事不能喧賓奪主,圍繞王利民這第一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譜寫發展農村經濟的新篇章下功夫。
此次改稿會雖然只有半天時間,各位本地著名作家精心準備對《獨占鰲頭》的點評久久在我腦力回蕩。集各位廣安著名作家點評,讓我受益匪淺,我最大的啟迪和收獲是:創作一部小說,要有吸引讀者的好題目,創作大綱要主題鮮明,沒有明確創作大綱,創作人物的構想,創作所需要的素材,就不能動手創作;創作要精心設坑和填坑,要有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故事;背景描寫、人物活動細節、人物對話要精心提煉,伏筆巧妙、前后連貫,表達的方式既要通俗易懂,還要接地氣;要突出鮮明的人物個性,時代特色,接駁時代主旋律。
文藝作品創作的路還漫長,心靈貼近時代,謳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時代主人翁,將成為未來創作的靈感支柱,核心理念。
我的微信號:TJ573409265